[发明专利]汽车直连式分动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450.2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宗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宗礼 |
主分类号: | B60K17/344 | 分类号: | B60K17/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71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直连式分动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传动机构。
现有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越野性能,解决汽车在路况差、坡度大的道路上的通行能力,将后桥驱动的汽车在变速箱输出轴上,通过法兰、法兰连接轴与分动箱上的输入轴法兰连接,再由分动箱的输出轴通过法兰与前后桥连接,实现前后桥同时驱动。分动箱的结构为箱体、输入轴、输入齿轮、输入轴法兰、后桥离合器、减速齿轮传动组、后桥输出轴、后桥法兰、前桥离合器、前桥输出轴、前桥法兰组成。
这种连接方式,变速箱法兰、法兰连接轴、分动箱输入轴法兰占有一定长度的空间。使车长加长,设计空间受到限制。
目前这种结构只能配单缸农用机,只能与12马力功率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直连式分动箱装置。
本发明的方案是:变速箱与分动箱箱体直接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直接伸入分动箱作为分动箱的输入轴与输入齿轮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性能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
2)在短车型的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长度空间伸缩设计余地;
3)少了一个环节,少了一个误差,提高可靠性;
4)机构改进后,此种结构可以与2~6缸农用车匹配,功率可达到180马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变速箱与分动箱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是亦由箱体、输入轴1、输入齿轮2、减速齿轮传动组、后桥离合器、后桥驱动轴6、后桥法兰11、前桥离合器、前桥驱动轴19、前驱法兰21组成。变速箱与分动箱箱体直接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直接伸入分动箱作为分动箱的输入轴与输入齿轮2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为:
动力从变速箱输出轴1输入,通过轴上的花键,带动输入齿轮2旋转,锁紧螺母4将输入齿轮2牢牢地锁紧在输出轴1上。
当后桥离合器滑动齿套5在图3所示位置(居中)时,输入齿轮2只能空转,无法把动力输送出去,这就是空档。
当滑动齿套5,通过操作机构的拨叉将其向左移动时,滑动齿套5的内花键套在输入齿轮2的外花键套上,动力就通过滑动齿套5,传递到后桥驱动轴6上,后桥驱动轴6的后端通过花键,装上后桥输出法兰11,法兰上带有四个螺栓,与后传动轴相接,动力就传递到后桥上,汽车的后轮就旋转起来了;同时,输入齿轮2旋转时带动双联齿轮13,双联齿轮13通过滚针轴承15装在中间轴14上,带动了前驱齿轮16旋转。当前桥离合器滑动齿套17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时,前驱齿轮16的旋转动力通过滑动齿套17传递给前桥驱动轴19,从而带动轴端的前驱法兰21旋转,动力再通过前传动轴,带动前桥移动,前后桥就同时转动了。
当滑动齿套5向右移动时,输入齿轮2的旋转,通过双联齿轮13,同时传递给后桥输出齿轮7与前桥输出齿轮16。这两个齿轮又同时通过滑动齿套,把动力传递给前后桥驱动轴,前后桥又同时转动起来。
分动箱壳体3,用螺栓与变速箱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变速器的各种不同的转速都通过变速器输出轴1,将动力传递给分动箱,最终达到四轮同时驱动的目的。
底盘整体省缺法兰连接轴106,安装时则是发动机105依次与变速箱102、分动箱103连接,分动箱103前后输出法兰再分别与前桥101、后桥10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宗礼,未经肖宗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 下一篇:大型分体结构分切面组合键连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