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蝼蛄中苯乙酸物质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840.X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魏道智;宁书菊;陈昭君;余青;叶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7/32 | 分类号: | C07C57/32;C07C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蝼蛄 苯乙酸 物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药体内物质的提取方法,具体说是蝼蛄中的苯乙酸物质的提取方法。
技术背景
蝼蛄为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蝼蛄科(Gryllotalpide),蝼蛄属(Gryllotalpa)动物。蝼蛄药性味咸,性寒,归膀胱、小肠、大肠经。临床上用于治疗大小便不通,各类水肿,近年来蝼蛄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症,尿潴留,泌尿系统结石、痈肿、瘰疬、恶疮的治疗,另外发现与其他中药配伍还可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
苯乙酸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具有芳香气味,药理学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消炎、消肿等作用。工业有化合物合成,但是合成物含杂质量高,并带有其他工业异味。
对于蝼蛄的消炎、去肿治疗痈肿、瘰疬、恶疮的药理学基础尚无研究报道和药效化合物支持,因此临床上迫切想了解蝼蛄治疗的药理学机理以扩大应用范围和更好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除本作者外,尚无其他同类有关蝼蛄的化学成分分离的报道,从蝼蛄中分离到苯乙酸在国内外也尚属首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蝼蛄中苯乙酸物质的提取方法,以促进该药材药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上更好的开发和应用。
提取方法步骤:
1.取药材楼蛄,粉碎成末,经10~30目过筛。
2.药材粉放置于沥漉桶中,以95%酒精冷浸36小时后,进行沥漉,不断加入95%酒精,直至沥液变为无色。
3.收集沥液于真空旋转浓缩仪浓缩为浸膏。
4.用浸膏体积的1倍量水悬浮,然后用悬浮液2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5次,合并滤液。
5.于真空旋转浓缩仪浓缩上浓缩萃取液为浸膏。
6.称取适量浸膏上101大孔树脂柱,以乙醚为流动相洗脱,然后用乙醚/乙酸乙酯为1/5为流动相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旋转浓缩。
7.浓缩液上200~300目硅胶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为5/1为洗脱液梯度洗脱,收集正己烷/乙酸乙酯为4.5/1部分洗脱液,真空旋转浓缩。
8.热无水酒精溶解,冷丙酮结晶。
9.甲醇重结晶得蝼蛄中苯乙酸。
采本发明所提供提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提取步骤简单。
2.制得化合物纯度高,无杂质。
3.制得本品具有浓郁芳香气味。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取中药材华北蝼蛄(G..unispina),粉碎成术,经10~30目过筛。
2)药材粉放置于沥漉桶中,以95%酒精冷浸36小时后,进行沥漉,不断加入95%酒精,直至沥液变为无色。
3)收集沥液于真空旋转浓缩仪浓缩为浸膏。
4)用浸膏体积的1倍量水悬浮,然后用悬浮液2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萃取3~5次,合并滤液。
5)于真空旋转浓缩仪浓缩上浓缩萃取液为浸膏。
6)将浸膏上101大孔树脂柱,以乙醚为流动相洗脱,然后用乙醚/乙酸乙酯为1/5的流动相洗脱收集洗脱液,真空旋转浓缩。
7)浓缩液上200~300目硅胶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为5/1的洗脱液梯度洗脱,收集正己烷/乙酸乙酯为4.5/1的部分洗脱液,真空旋转浓缩。
8)热无水酒精溶解,冷丙酮结晶。
9)甲醇重结晶得华北蝼蛄中苯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