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拦截海洋动能的发电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891.2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巫明茂;巫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明茂;巫婧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截 海洋 动能 发电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海洋综合动能于一体的大规模海上发电装置,特别是把新颖而适用的的海洋上下流体的多种运动产生的能量的收集方式有机的结合、高性价比地集为一体的拦截海洋动能的发电平台。
技术背景
现有的海上发电技术,除仿水库式的潮汐电站外,波浪能发电、海流发电、海风发电等都只还是小规模的,只限于灯塔供电和岸基波力电站以及传统的风力发电装置,其发电量无足轻重,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只是“滴水车薪”而已,海洋中各种环保的、足以供人类永远使用而且是可开发的无限能源的利用很不理想而微不足道。要知道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有80万亿千瓦之多,海洋就吸收了60万亿千瓦,其中转化为可开发的环保再生能源就以万亿级千瓦计。中国有47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就波浪能而言,若按每平方公里一般产生20万千瓦的功率计算,理论上则总量有超过9000亿千瓦的功率,就算只有1/3的海域可能开发,也达3000亿千瓦,若我们能开发它1/100,就有30亿千瓦,在陆地上我国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能支撑这些功率的安全能源。但目前所设计的各种海洋能收集装置对于多种多样的海洋环保“能种“而言,都局限于只能少量的收集“单一能种”,而无法综合收集用于发电,使得投资昂贵、造价甚高,发电成本毫无竞争力。从太平洋传来的万顷波浪带着无穷无尽的巨大能量一直消失于我们司空见惯的视野和观念中,我们常用于形容海洋状况的一些话中可感知海洋中自然能量的巨大:飓风横扫海面,波浪翻滚;海浪触底,引起巨浪滔天;惊涛拍岸,卷起千万吨浪。这股自然的能量如何使之为人类造福,挑战人类的大脑于至今,但仍未有喜讯。需要有新的认识和创新的设计,极待进一步地创新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创新海洋中各种环保能源的利用方式,本发明提出在海洋中建造拦截海洋动能的发电平台。此发电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的水下部分海浪触底和拍岸能量收集装置、海洋综合动能收集装置、风浪能收集装置、发电装置。所有能量收集装置都通过传动索传至发电装置的主轴上的超越离合器,主轴与发电装置相连,发电装置设于平台主体上。平台主体的水下部分海浪触底和拍岸能量收集装置设于平台主体的水面以下,海洋综合动能收集装置、波浪能收集装置、风浪能收集装置、设于平台主体两边的海面上。其特征是:
(1)所述的平台主体是由先设计制作好的、大梁构成的框架立体结构和无下底有上底的长方体箱固定于若干承重的空心浮体上,空心浮体可设于长方体箱内或箱外,长方体箱的开口朝下进入水中一定深度形成一层封闭的空腔,整个平台主体浮于海面,通过铁链用锚把平台主体锁定,铁链的长度与潮差相适应。平台主体上设有发电装置和与发电装置相连的主轴,主轴上分别设有若干超越离合器。
(2)所述的平台主体的水下部分海浪触底和拍岸能量收集装置,是在长方体箱的下面设置一个阻挡流体的人造海岸和海底屏障,屏障的结构是在长方体箱长边的两端固定两根铁链平行下垂至一定深度,铁链的端头分别接有传动索,传动索经固定在海底重物上的定滑轮与发电装置主轴上的超越离合器绕圈相连,传动索的端头设有拉紧传动索的配重体。海底定滑轮的位置设置使铁链成斜状。在一定深度处用横杆连接两根平行的铁链并固定,横杆的中部设有传动索经固定在海底重物上的定滑轮与发电装置主轴上的超越离合器绕圈相连,传动索的端头设有拉紧传动索的配重体。宽度等于两根铁链之间距离的屏障面由柔性材料制成并固定于长方体箱边与横杆之间,组成一个阻挡流体的人造海岸和海底屏障,屏障面进入水中的长度大于横杆与长方体箱边之间的距离,横杆不拉紧柔性材料屏障面,以形成人造海底。屏障面上设有若干个松紧孔以释放过剩海浪触底和拍岸的能量,松紧孔的周边设有松紧性能的材料,用一块以若干有松紧性能的绳带与屏障面相连固定、面积大于松紧孔面积的柔性材料面遮挡松紧孔,以收集设计允许范围内的海浪冲击能量。长方体箱的上底开有若干对称的空气流动圆孔供海面上升或下降时挤出或吸入的空气通过,圆孔用管道导至气轮机。长方体箱的四角分别设有传动索经固定在海底重物上的定滑轮与发电装置主轴上的超越离合器绕圈相连,传动索的端头设有拉紧传动索的配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明茂;巫婧,未经巫明茂;巫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速度计尺寸效应误差的标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