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控制式风冷三用机组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0921.X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贺;何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祥贺;何华明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30/0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控制 风冷 机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供热及供热水的三用机组领域,尤其涉及节能控制式风冷三用机组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能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人们研发出诸如可以制冷、制热及制热水的三用机组的节能产品,但目前市面上的节能产品只能提供在制冷状态下的部分热回收,其低品位之热能还是要排向空气,未能将低品位热能一并进行回收。
后来又出现了也可以吸收低品位热能的全热回收节能产品,如发明专利200710070046.《一种多功能太阳辅助的一体化空调热水器》中公开了一种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的风冷节能装置,其将空调、热水器融入一体化设计,并在设计中加入了太阳能的利用,与传统的单个空调、单个热水器的组合设计相比,有着明显的一体化与节能性的优势。该结构可以利用低品位的无偿的空气能源,供给家用热消耗,获得数倍于传统供热方式的能源利用效率,做到全热回收,但由于该结构如图1所示,其热水器和冷凝器是并联设计的,在制冷与供热水同时进行工作时,冷媒只能对其中一路结构产生作用,即热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要么冷媒切换到正常制冷状态,热水温度无法继续上升;要么冷媒继续用于热水加热,则制冷效果则下降;并且该结构过于复杂,造价成本过高。
发明专利200620163960.0《空气源热泵空调热水器》中也公开了一种将热水系统与空气调节系统有机组合在一起的风冷节能装置,可实现制冷、供热的功能,并能循环产生热水,但该结构如图2所示,其热水器与冷凝器也是并联设计的,只能吸收到低品位的热能,在制冷并热回收供热水的后期,吸收到高品位的热能时,制冷效果会明显下降,设备的能效比亦显著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冷与供热水同时工作的后期,其制冷效果与设备能效比都不会下降的可实现全热回收的风冷三用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压缩机、热水器换热器、室外空调换热器、室内空调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储液器、四通换向阀、单向阀、电磁阀、膨胀阀,能实现制冷、供热与供生活热水三种方式自由组合,热水器换热器与室外空调换热器或室内空调换热器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单向阀的配合,实现串联连接。
具体结构为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热水器换热器的入口相连,热水器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相连,热水器换热器另设有生活进水口与生活出水口;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相连,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经过第五单向阀和第八单向阀分别与室内空调换热器的入口和室外空调换热器的出口相连,第五单向阀和第八单向阀对称设置,第四端口通过第二单向阀与储液器入口相连;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进口相连,第四端口与室外空调换热器的入口相连;室外空调换热器的出口分为三个分路: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三单向阀与第一分路相连,第二分路通过第四单向阀与储液器的入口相连,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通过第五单向阀与第三分路相连;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液体出口另通过第六单向阀与膨胀阀后与室内空调换热器的入口相连;储液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入口相连,另通过电磁阀与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相连;室内空调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相连,入口另通过第七单向阀与储液器的入口相连,室内空调换热器另设有空调进水口与空调出水口。
这样,通过将热水器换热器与室外空调换热器或室内空调换热器之间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单向阀的配合,实现串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可以实现全热回收;另一方面,其串联的结构可保证热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进入显热回收阶段时,冷媒依次通过热水器换热器、室外空调换热器和室内空调换热器,不会单独只对其中一个换热器发生作用,制冷效果不会下降,系统能效比亦不会下降,而且能使热水温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背景技术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景技术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单独制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制冷及供热水时的全热回收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制冷及供热水时的显热回收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在单独供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在单独供热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在供热及供热水时的供热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在供热及供热水时的供热水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祥贺;何华明,未经郑祥贺;何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家庭用水表
- 下一篇:从母液中回收适用于药学目的的碘普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