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接衣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044.8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识 |
主分类号: | A47G25/28 | 分类号: | A47G25/28;A47G2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台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接 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架,特别是一种拼接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衣架不管是由塑料一次性注塑成型的还是由金属杆弯曲成型的,衣架本体整体都是由连续的实心杆体形成一体结构,这种结构的衣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不仅材料消耗量大、重量重,而且衣架整体需采用外观好看且具有防锈、耐磨、卫生、干净、不易脏等较优材质的材料制作,因此成本较高;(2)用来生产一次性注塑成型塑料衣架的模具占用空间面积大,生产效率低,且成本较高;(3)衣架整体的颜色和材质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衣架,它不仅有利于减小成型模具的占用空间面积,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一种拼接衣架,它包括挂钩和与挂钩连接的衣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本体由长而直的拼接单元和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依次交错拼接而成。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衣架本体由长而直的拼接单元和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依次交错拼接而成,因此各个拼接单元可分开进行加工,从而不仅使用来制作各个拼接单元的模具占用空间面积大大减小(与制备相同大小的整体衣架的模具相比而言,用来制作拼接衣架的各拼接单元制作模具所占用的空间面积更小),而且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2)由于衣架采用多段拼接单元拼接而成,因此其中长而直的拼接单元不仅可采用挤出成型的方法制作,而且可制成空心管结构,从而有利于减少材料的消耗量、减轻衣架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此外,当长而直的拼接单元采用双层或三层(当然也可以是更多层)空心管制成时,还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材质的材料来制作空心管的不同管层(例如空心管内部材料可用材质较差、价格较低廉或二次回收利用的材料制成,而外表层可采用外观好看且具有防锈、耐磨、卫生、干净、不易脏等较优材质的材料制作),从而既可降低材料的制作成本,又可满足衣架的不同性能要求;(3)由于衣架采用多段拼接单元拼接而成,因此不同段的拼接单元可采用不同的材质和/或不同的颜色制作,使制作的衣架具有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挂钩,2-衣架本体,21-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2-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1-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几种拼接衣架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中的衣架包括挂钩1和与挂钩连接的衣架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本体2由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1和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依次交错拼接而成。所述挂钩和衣架本体可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装连接或转动连接等各种方式进行连接,而不局限于图示的连接方式。所述衣架本体和挂钩的形状也可以为各种各样,如图1和图2所示。
为了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上述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1可由空心管构成,所述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可由实心杆构成。这样构成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1的空心管不仅可采用挤出成型的方法进行加工生产,而且可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材料成本、减轻衣架重量。而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受工艺限制,仍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或者现有的其它方法进行加工,当然,不同的拼接单元还可采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如制作条件允许,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也可制成空心管。
构成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1的空心管可为单层空心管(如图1所示)或双层空心管(如图2所示)或三层空心管(如图3所示,当然也可以是更多层结构的空心管)。
当构成长而直的拼接单元21的空心管为双层空心管时,其中外层空心管的材质优于内层空心管的材质。具体制作时,外层空心管可采用外观好看且具有防锈、耐磨、卫生、干净、不易脏等较优材质的材料制作,而内层空心管可采用材质较差、价格较低廉或二次回收利用的材料制成。当然,为了方便空心管内壁与相邻的带有弧形体或异形体的拼接单元22进行连接固定,内层空心管最好能采用便于实现粘接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识,未经陈正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