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植物中提制科罗索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064.5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1/56;A61P31/12;A61P11/00;A61P29/00;A61P3/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提制 罗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药用活性成分的绿色化学生产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制科罗索酸的可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属于五环三萜酸类化合物,为熊果酸(Ursolic acid)的衍生物。与熊果酸相比,科罗索酸在2位碳上多了一个α羟基,通常又称2α-羟基熊果酸。
由于科罗索酸结构复杂,人工合成困难,国内外均自中草药或植物中提取。科罗索酸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42~244℃,无臭,无味,可溶于热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氯仿、乙醚等脂溶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和水中。
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的化学结构示意图
国内已有多个学者对植物中三萜酸及其科罗索酸进行了分离纯化,但国外尚未见报道。枇杷叶富含科罗索酸、熊果酸等三萜酸类物质,性微寒,味苦辛,止咳平喘,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枇杷叶三萜酸类物质具有消炎平喘、增强免疫、降糖、抗癌等临床药理作用,是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理想药物,且毒副作用小。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09556.7,陈剑锋等报道了从枇杷叶中分离制备科罗索酸的方法,其做法是:采用80~100%亲水性有机溶剂水溶液,于50~80℃提取总三萜酸,在碱性条件下,趁热过滤除杂和活性炭脱色,枇杷叶提取液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科罗索酸,但该方法生产步骤繁琐、活性炭脱色过程科罗索酸损失率较大,枇杷叶提取液的粘度和水溶性杂质含量很高,严重限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科罗索酸的吸附量和选择性,导致科罗索酸总收率较小、生产总成本剧高不下、制备的科罗索酸纯度偏低。
陈龙胜等仅考察了溶剂萃取条件对科罗索酸提取率的影响(陈龙胜等,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3),110),但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工艺尚未成熟。
大叶紫薇提取物具有降糖、降脂、抗肿瘤等功能,其降血糖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科罗索酸。纵伟等采用2次制备薄层层析分离法,从大叶紫薇叶中提取了corosolic acid,并且采用HPLC法对大叶紫薇叶中corosolicacid含量进行了测定(纵伟等,热带作物学报,2006,27(2),103)。中国专利ZL 200410064929.7,孙宏斌等报道了科罗索酸的化学合成制备方法。
中药溪黄草为民间习用草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跌打瘀肿、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其主要成分有溪黄草甲素(rabdoserrin A),溪黄草乙素(rabdoserrin B),2
α-羟基熊果酸,熊果酸等。吴剑峰等采用HPLC法测定GAP基地不同施肥区域和不同采收期溪黄草药材中2α-羟基熊果酸的含量变化,(吴剑峰等,药学进展,2004,28(7),318;吴剑峰等,中草药,2004,35(1),8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植物中提制科罗索酸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制备工艺简单、分离纯化效率高、容易工业化生产,而且制备的科罗索酸纯度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植物中提制科罗索酸的方法:以含有科罗索酸的植物为原料,采用5~10倍植物干重的纯水或自来水煮沸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真空浓缩成浸膏;滤渣加入5~10倍植物干重的30~60%乙醇或甲醇水溶液,加入溶液重量的0.5~1.0%的NaOH或KOH调节溶液pH值,于30~48℃条件下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调节pH值至4.5~7.5静置陈化,固液分离,沉淀物即为总三萜酸粗品;于50~75℃条件下,用不低于3倍重量的85~100%乙醇或甲醇水溶液充分溶解总三萜酸粗品,固液分离去除不溶物,调整滤液体系中科罗索酸终浓度达到0.5~2.5g/L、乙醇或甲醇终浓度为30~40%、NaOH或KOH终浓度为0.2~0.5%后,滤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科罗索酸至饱和,先用不少于3倍树脂重量的纯水或自来水洗去未被吸附的总三萜酸残留料液和不少于2倍树脂重量的40~50%乙醇或甲醇水溶液洗去吸附力较科罗索酸弱的杂质,再用不少于3倍树脂重量的60~70%乙醇或甲醇水溶液,在中性条件下以0.5~1.5倍树脂重量/小时的流速洗脱科罗索酸,调整洗脱液体系中乙醇或甲醇终浓度≤50%和pH值≤7.0,缓慢冷却至开始析出科罗索酸结晶、4~10℃冷藏、静置养晶、固液分离沉淀物即为科罗索酸。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