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及其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1179.4 申请日: 2008-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434525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许建华;刘洋;吴丽贤;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C49/255 分类号: C07C49/255;C07C45/74;A61K31/122;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108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甲氧基 苯甲基 姜黄 及其 用于 制备 肿瘤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抗肿瘤药物,具体涉及合成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 姜黄素及其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姜黄素在印度、中国、日本、韩国等地有上千年的食用和药用记载。目前 国内外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管生成、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 多种活性。但是姜黄素水溶性差,其水溶液不稳定,尤其在中性至碱性pH值条 件下更不稳定,姜黄素口服后在体内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血药浓度较低, 已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结构改造合成姜黄素衍生物,增强活 性、水溶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姜黄素类似物抗肿瘤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NF- κB和AP-1因子,抗血管生成活性和抗雄激素的体外研究,姜黄素类似物抗肿 瘤方面国外专利授权的有:Vander Jagt等用对NF-κB和AP-1因子抑制,筛 选抗肿瘤活性姜黄素类似物(US20070060644),Lee等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US006790979),Snyder等的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活性姜黄素类似物 (US006664272)。

国内外对姜黄素的结构改造路线主要有:改变苯环上取代基种类和位置、 β-二酮缩合或为单酮、改变中间不饱和共扼连接链、还原不饱和双键、4位活 泼亚甲基取代等,对活性研究仍处于体外实验阶段。

本发明通过在姜黄素母体4位引入活性结构单元3,4-二取代苯甲基合成新 的姜黄素类似物,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其结构式 为: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化合物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可由2,4-戊二酮与香草醛先 经Knovenagel缩合后得到3-(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2,4-戊二酮(中间 体A),催化氢化3-(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2,4-戊二酮后得到3-(4-羟基 -3-甲氧基苯甲基)-2,4-戊二酮(中间体B),3-(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2, 4-戊二酮再与香草醛经羟醛缩合制得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其反 应示意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用于制备抗 肿瘤药物的应用。

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可用于但不局限于制备治疗白血病、 皮肤癌、胃癌、结肠癌、肝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药物。

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的增殖。 根据表二可以看到,该化合物对本实验中的七种细胞株都表现出比母体姜黄素 更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K562、B16这二株细胞株,该化合物对它们的增殖抑 制作用明显比姜黄素的好,其半数抑制浓度约为姜黄素的1/4和1/7。以上结果 表明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比其母体 姜黄素的抑制作用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4-(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姜黄素的合成。

合成原料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香草醛)、2,4-戊二酮、三氧化二硼、 硼酸三正丁酯、正丁胺、哌啶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催化氢化装置(美 国Parr 1100),核磁共振波谱仪(Unity 500,美国Varian公司,500MHz),离子 阱质谱仪(DECAX-30000,美国Thermo Finnigan公司);显微熔点仪(X-4,上海精 密仪器厂)。

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2,4-戊二酮10g(0.1mol),乙醇100ml,加入催化 量哌啶,香草醛15g(0.1mol),室温下搅拌反应48小时,浓缩移去溶剂,重结 晶得浅黄色粉末中间体A12.0g。

250ml催化氢化反应瓶中加入丙酮100ml,中间体A10g,10%钯碳1g,25PSI 下加压催化氢化反应1小时,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后重结晶得浅棕色油状固 体中间体B8.8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