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稀土氧化物/超支化聚酰胺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1500.9 申请日: 2008-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1333336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发明(设计)人: 陈庆华;陈荣国;肖荔人;钱庆荣;刘欣萍;许兢;黄宝铨;章文贡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8L77/12 分类号: C08L77/12;C08K3/22;C08G69/44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吴钦缘
地址: 350007福建省福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合 稀土 氧化物 超支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稀土氧化物(RE2O3,RE=La、Ce、Pr、Nd,etc.)与超支化聚酰胺酯(HBPAE)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在光、电、磁等方面有独特的性质,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已成为一类日益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但混合矿分成本高,资源匮乏。稀土资源的利用特点:(1)成本高、多限于高附加值或高科技领域。稀土各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接近,通常在地壳中聚集出现,给它们的分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人类花了约155年的时间(1794-1947)才分离和鉴定出所有的稀土元素。随着工业提纯和冶炼技术的发展,除元素钜以外,高纯度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都业已获得,然而,低成本的分离技术至今尚未成熟;与其它金属相比,稀土材料仍显得非常昂贵,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2)资源相对匮乏。虽然,现在的地质勘察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储量相当丰富,但受分离技术及分离成本的制约,可利用稀土资源仍显得相对匮乏。混合稀土原料(金属、氧化物、离子等)价格远比单一稀土原料低廉,尤其是混合稀土氧化物(RE2O3)。若能将稀土劣矿或尾矿以RE2O3形式直接利用,其发展前景慰为可观。

混合稀土是潜在的多功能原料,为了寻求低成本高附加值、充分有效地利用稀土资源,多年来,人们都在不断拓展混合稀土在各领域的应用。目前,各种混合稀土原料已经在陶瓷、冶金、钎焊、催化、颜料、高聚物助剂、燃料电池、光学分析、光功能材料、超导功能材料等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相关应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混合稀土原料多以金属或离子盐的形式被应用;(2)所应用的体系以金属合金、陶瓷等无机材料为主;(3)RE2O3直接应用于高聚物的研究很少,多将之转化成价格不菲的有机稀土配合物后再使用。主要是因为,RE2O3的表面极性强,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且当其径粒处于微纳米级时还会因表面能大而易团聚,这些都不利于其在高聚物中的直接应用。虽然可利用脂肪酸、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等离子体法等对RE2O3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应用,但大多仍难于达到实际应用效果。

20世纪50年代年Flory提出了超支化大分子的概念,1987年Kim申请了制备超支化大分子的专利并于1988年在洛杉矶美国化学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超支化聚合物逐渐成为聚合物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超支化聚合物(HBP)是支臂原料ABx(x≥2)(可加核组分)单体反应而成,其中A、B是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链增长发生在不同官能团之间。因其与线型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超支化聚合物(HBP)用于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有着其固有的结构和性能优势。通过HBP或其衍生物对无机微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修饰)或接枝,能够改变无机粒子的理化性质,改善其在应用体系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或使复合材料功能化。将无机粒子以超支化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形式应用于高聚物体系中,既可降低HBP的应用成本,又可充分发挥无机粒子的功能,有望实现“一剂多能”的功效。超支化聚酰胺酯[Hyperbranched Poly(Amide-Ester),简称为HBPAE],是HBP的一类小分支,可由商品化原料单体成功合成,其极性和粘度等性质具有可调整性,含有大量未反应完的、可修饰的、末端基团,其功能化应用容易。

考虑到HBPAE具有特殊性能,若将HBPAE与RE2O3复合,并以RE2O3/HBPAE形式应用于高聚物体系中,发挥两者优势的协调作用,极有望起“一剂多能”的功效,并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从已见的有关RE2O3作应用于高聚物材料方面公开文献看,将RE2O3与HBPAE复合并以复合材料形式用作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的未见报道。且RE2O3与HBPAE的复合应用符合助剂的发展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