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513.6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邹来昌;蓝碧波;罗吉束;黄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8 | 分类号: | C22B11/08;C22B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2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从难 处理 精矿 回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特别适于复杂包裹的金精矿金的回收应用。
二.背景技术
在难处理金精矿中,金以微细粒状包裹在黄铁矿、砷黄铁矿、碳酸盐等物料中,通过正常的磨矿无法使金暴露出来。目前,难处理金精矿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氰化、湿法氧化-氰化、细菌氧化-氰化和边磨边浸法。焙烧时会产生含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的烟气,严重污染大气与环境。湿法氧化对设备材质防酸腐蚀的要求非常高,设备投资费用很高。细菌氧化法的投资费用相对比较低,但是细菌氧化的反应速度较慢,耗时较长,而且细菌氧化过程对矿石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单纯采用边磨边浸处理金精矿,处理时间相对较长,设备损耗较严重,氰化物耗量较大。以上方法对单纯硫化物包裹的金精矿处理效果尚可,但是处理复杂包裹的金精矿时,氰化渣中的金品位仍然比较高,金的回收率较低。
因此寻求一种能快速处理回收复杂包裹的金精矿中金的简易方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金的回收率和缩短工艺流程,又能降低氰化钠的耗量和设备的损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顺序步骤:
a.搅拌浸出,向金精矿加入氰化钠溶液进行搅拌浸出,矿浆的液固比为1~4∶1、氰化钠浓度为矿浆重量0.5~4‰,浸出时间为12~36h,过滤出贵液一和浸出渣一;
b.边浸边磨,将搅拌浸出的浸出渣一装入磨浸机中进行边浸边磨,矿浆的液固比为1~4∶1、氰化钠浓度为矿浆重量0.5~4‰,磨浸时间为1~6h,过滤出贵液二和废渣;
c.回收,将贵液一和贵液二进行回收,得到海绵金。
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1.通入的蒸汽压力为0.2~0.5MPa。
2.冷凝处理后的尾气通入硫化钠水溶液进行净化处理,脱除残留微量的汞。
本发明的优点:
1.金的浸出率高,氰化尾渣中的金品位低。
2.工艺流程短,处理回收时间少、氰化钠耗量小。
3.对设备的耐腐蚀性能要求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工艺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识:
1.金精矿2.氰化钠3.废渣4.海绵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顺序步骤:
a.搅拌浸出,向金精矿1加入氰化钠2溶液进行搅拌浸出,矿浆的液固比为1~4∶1、氰化钠2浓度为矿浆重量0.5~4‰,浸出时间为12~36h,过滤出贵液一和浸出渣一;
b.边浸边磨,将搅拌浸出的浸出渣一装入磨浸机中进行边浸边磨,矿浆的液固比为1~4∶1、氰化钠2浓度为矿浆重量0.5~4‰,磨浸时间为1~6h,过滤出贵液二和废渣4;
c.回收,将贵液一和贵液二进行回收,得到海绵金。
一种从难处理金精矿回收金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顺序步骤:
a.搅拌浸出,金精矿1细度控制在-0.075>75%;
b.回收,将贵液一和贵液二用锌进行置换回收,得到海绵金。
实施例1:
用粒度为-0.075mm>75%的难处理金精矿(金精矿中金的品位为186.3g/t),液固比为3∶1,氰化钠浓度控制3‰,搅拌浸出16小时,然后过滤;将搅拌浸出的浸出渣一加入到磨浸机中,液固比为2∶1,氰化钠浓度控制3‰,边磨边浸3小时,然后过滤。金的浸出率达到98.28%,浸出渣中金的品位降低到3.2g/t,氰化钠耗量达到23.5kg/t。得到贵液,用锌进行置换回收,得到海绵金。
实施例2:
用粒度为-0.075mm>75%的难处理金精矿(金精矿中金的品位为186.3g/t),液固比为4∶1,氰化钠浓度控制1‰,搅拌浸出24小时,然后过滤;常规氰化渣加入到磨浸机中,液固比为1∶1,氰化钠浓度控制4‰,边磨边浸2小时,然后过滤。金的浸出率达到97.80%,浸出渣中金的品位降低到4.1g/t,氰化钠耗量达到22kg/t。得到贵液,用锌进行置换回收,得到海绵金。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