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挡灰、渣的引风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613.9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星;林青;袁水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星 |
主分类号: | F23M9/04 | 分类号: | F23M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引风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炉的底板结构,即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引风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封闭式挡灰、渣的引风板。
背景技术
一般炉体在燃烧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空气,以便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助燃。为此,人们在炉体的炉排与底盘之间设置了出渣进风口或专门设置一个鼓风口,用人工风箱或机械风箱来补充空气实施燃烧。然而,这种原始的方法会污染环境,而且对于一些废弃物品的燃烧则显的十分无效,必须添加煤或油进行助燃。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见到不污染环境,封闭式挡灰、渣的引风板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空缺,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配合“气化燃烧炉”和“自封闭式出灰、渣装置”(另已申请专利),而实现不污染环境又可以自如的自然通风的一种封闭式挡灰、渣的引风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挡灰、渣的引风板,其特征是:有一块炉底挡灰、渣板,挡灰、渣板的中间均布有凸起的风柱,风柱在凸出挡灰、渣板部分的侧端设置有固定出风小管。
所述的挡灰、渣板可以根据燃烧炉的形状,做成圆形、腰圆形、四方形、六角形和长方形的。
所述的挡灰、渣板上设置有4~1200个风柱。
所述的风柱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为封闭的。
所述的风柱每个配合固定有1~10出风小管。
所述的出风小管与风柱的配合,其开口是向下斜的,其中下斜角度为5~43度。
工作时挡灰、渣板上布满灰和渣,由于炉顶的通风或抽风,所以炉底下只要悬空,风就会自然地从风柱的进风口进入再从出风小管出口出风,从而达到补充气体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配合“气化燃烧炉”及“自封式出灰、渣装置”进行设计的封闭式挡灰、渣的风板,首先挡住了灰、渣的向下掉的污染问题,同时设置的斜形出风小管,又可以自如的自然通风。因此,本发明能够达到拟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挡灰、渣板,2风柱,3出风小管,4进风口,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有一块炉底挡灰、渣板1,挡灰、渣板1的中间均布有凸起的风柱2,风柱1在凸出挡灰、渣板1部分的侧端设置有固定出风小管3。
工作时挡灰、渣板上布满灰和渣,由于炉顶的通风或抽风,所以炉底下只要悬空,风就会自然地从风柱的进风口进入再从出风小管出口出风,从而达到补充气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星,未经张伟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热式水箱及使用其的坐便器
- 下一篇:充气式俯卧位胸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