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1633.6 申请日: 2008-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1341872A 公开(公告)日: 2009-01-14
发明(设计)人: 欧光南;周常义;何碧烟;陈素艳 申请(专利权)人: 集美大学
主分类号: A01N43/50 分类号: A01N43/50;A01P1/00;C07D233/56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21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离子 液体 杀菌剂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类反丁烯二酸单酯阴离子基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抑菌杀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抑菌剂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抑菌效果。这是因为微生物只存在于水相中,所以进入油相中的抑菌剂实际上即为损失。因此,新型抑菌剂的设计原则是要设计出油溶性小而水溶性大的抑菌剂。反丁烯二酸酯类是广泛使用的一类抑菌剂,它们的特点是杀菌谱广、对其它生物毒性低、环境相容性好,但其水溶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分层,极大地影响其使用效果。季铵盐抑菌剂水溶性和抑菌活性较好,这类抑菌剂的抑菌作用随季铵盐类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烷基链的增长,抑菌能力增强;但到一定长度,抑菌力反而下降。迄今尚未见在高效抑菌α,β-不饱和羰基母体结构中同时引入酯基和咪唑季铵的报道。本发明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反丁烯二酸单酯,再采用交叉融合法,将其与季铵碱反应合成具有高效抑菌α,β-不饱和羰基母体结构且水溶性好的新型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有效的解决油水分层的现象,增强反丁烯二酸酯类的使用效果。(参见文献:[1]N.Bodor,J.J.Kaminski,S.Selk.Soft Drugs.1.Labil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Soft Antimicrobials.J.Med.Chem.1980,23(5):469-474;[2]G.N.Ou,M.X.Zhu,J.R.She,Y.Z.Yuan.Ionic liquid buffers:a newclass of chemicals with potential for controlling pH in non-aqueous media.Chem.Commun.2006,(44):4626-4628;[3]J.Pernak,I.Goc,I.Mirska.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protic ionic liquidswith lactate anion.Green Chem.2004,(6):323-329)

鉴于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合成路线短、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制备方法,使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的系列化合物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新的系列化合物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RMIM][MEF]的通式为:

通式中,R1是烷基,R2是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苯基。

烷基可为具有1~8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可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辛基等中的一种。任意取代的苯基可选自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卤代苯基等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RMIM][MEF]的合成路线为:

式中Reflux为回流,Ionic exchange为离子交换过程;R1是烷基,R2是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苯基。

本发明所述的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丁烯二酸单酯(MEF)的合成

将顺丁烯二酸酐和醇加热反应,再加入无水AlCl3异构剂与石油醚搅拌回流,过滤,滤液蒸去溶剂得到粗产品,粗产品加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或NaHCO3溶液溶解,用石油醚萃取,水相用盐酸调节pH=3.5~4.5,分去水相,水洗,干燥,即得反丁烯二酸单酯(MEF)纯品;

2)烃基甲基咪唑季铵碱([RMIM]OH)的合成

将N-甲基咪唑和氯代烷加热搅拌反应,反应后分出上层未反应原料液体,得到氯化烃基甲基咪唑季铵盐([RMIM]Cl)粗产品,再经乙酸乙酯洗涤得[RMIM]Cl纯品,配制[RMIM]Cl水溶液,过阴离子交换柱,得烃基甲基咪唑季铵碱[RMIM]OH水溶液;

3)[RMIM][MEF]的合成

将反丁烯二酸单酯(MEF)加入到烃基甲基季铵碱[RMIM]OH水溶液中反应,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离子液体抑菌杀菌剂[RMIM][ME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