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662.2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克中;吴学慧;江奕华;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F9/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5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游戏 综合 能力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3G建设的开展,3G游戏作为3G提供的基础服务,已越来越受到运营商和游戏厂商的关注,但在目前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中短信等消息类业务还占据着主要地位,相对来讲,3G手机游戏还只不过是初显端倪。但是随着支持手机游戏业务的彩屏手机的日益普及和手机游戏业务产业链的日益完善,手机游戏必然会迈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然而与此同时,在目前手机游戏开发中,存在着游戏开发周期过长,缺少高质量手机游戏这一普遍问题。游戏引擎汇集了游戏核心架构和技术,因此也是所有游戏开发中风险最高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游戏引擎往往决定了游戏开发的成败。但由于各大运营商没有提供一个公共的游戏引擎,造成游戏开发商把绝大部分成本投入到引擎开发上,开发周期过长,成本预算过高,而且不同开发商开发的游戏引擎和网络的适配性不一致,达不到平台通用性,对于运营商来说无法依靠游戏真正去聚集人气。目前许多游戏开发商由于在游戏引擎开发上的成本压力,忽视了游戏内容的重要性,缺少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重要环节,而开发的游戏引擎与网络平台的适配性、操作性和可玩性不强,这成为阻碍手机游戏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发布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可以向众多游戏开发提供商和游戏运营商开放游戏统一的规范接口,降低手机游戏开发和运营的门槛,充分利用游戏开发商和提供商的资源,向用户推出丰富的手机联网游戏;通过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开发业务接口,充分利用运营商平台资源,在游戏中开展个性化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G网络的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它可以向众多游戏开发提供商和游戏运营商开放游戏统一的规范接口,降低手机游戏开发和运营的门槛,充分利用游戏开发商和提供商的资源,向用户推出丰富的手机联网游戏;通过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开发业务接口,充分利用运营商平台资源,在游戏中开展个性化业务。
本引擎架构从纵向上分为三层,回合制休闲游戏功能、基本网游架构层、底层开发类库。
回合制休闲游戏功能,提供了开房间的模式、等级系统、回合制架构、数据库方案等。
基本网游架构层,提供了网络游戏核心架构、手机端各资源调用架构、账户角色管理方案、聊天消息系统、数据库架构、移植解决方案、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等。
底层开发类库,提供了手机端的图像资源管理、声音资源管理播放、UI系统、网络通信接口、手机输入接口管理、算法库等,服务端的网络通信接口,算法库等。这一层可以被所有游戏使用。
这三层从上到下越来越通用,适用面越广,从下到上越来越具体,开发效率越高。因此可以说任何手机游戏都可以从本引擎获益,提高开发的效率和品质。
本发明专利的显著优点在于:
□1、通用性:充分分析现有手机游戏设计需要的功能,抽象出核心的业务模型。并对提供最常遇见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2、易用性:引擎对外的接口层是采用至上而下的思路进行设计的。一开始就站在具体游戏开发者(引擎使用者)的角度进设计。另外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封装,将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并结合等设计模式使得对外的接口简单明了。
□3、扩展性:引擎的架构是在适用范围内对游戏业务的高度抽象,采用依赖倒转原则(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进行规划架构。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模式的手段,降低了代码之间的耦合度,从而保障后期维护升级的扩展性。
□4、稳定性:引擎的开发引入了测试驱动开发的思想,有效的确保了代码的稳定性。同时在架构上对于各突发情况进行了充分的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5、重用性:本着架构重用优于功能重用的大原则。首先会对引擎的架构进行充分的设计,再慢慢扩展具体功能。好的架构不仅对引擎的升级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开发商方便的组织错综复杂的游戏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引擎客户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的引擎服务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移动游戏综合能力引擎主要解决问题是:1)服务端核心部署架构;2)服务端对外运营程序的公共服务;3)安全机制;4)稳定性机制;5)客户端移植方案。
上述难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解决:
1)服务端采用分布式架构,帐号、社区、游戏各系统间相对独立,并通过开放的接口,接入运营商平台资源,提供特色增值业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