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663.7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南;郭隆华;邱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6 | 分类号: | G01N21/66;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毛细管 电泳 电化学 发光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包括毛细管电泳缓冲液储液池,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泳缓冲液经分离毛细管进入检测接口装置,所述检测接口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电泳缓冲液槽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槽;所述电泳缓冲液槽中设置有分离毛细管导电接口和连接高压电源的铂电极;所述分离毛细管穿过电泳缓冲液槽进入电化学发光检测槽,所述电化学发光检测槽中还设置有三电极系统;所述电化学发光检测槽上还分别设置有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入口和废液出口;所述电化学发光检测槽发光检测部分的基座上开设有发光检测窗口,所述发光检测窗口正下方放置有用于采集待测物光信号的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经微弱光检测器与电脑连接;所述检测接口装置通过三电极系统连接电化学工作站;所述电化学工作站还连接电脑;所述高压电源两端分别施加于毛细管电泳缓冲液储液池和电泳缓冲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入口设置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槽上靠近分离毛细管进入部分;废液出口设置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槽上靠近工作电极进入部分,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入口和废液出口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发光共反应试剂入口处还设置有发光辅助试剂输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辅助试剂输送装置由微量注射泵、注射器和输液管道组成,试剂通过微量注射泵经注射器进入电化学发光检测管;所述的微量注射泵流速在0.1ml/h至100ml/h连续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口装置上还设置有分离毛细管对准装置和工作电极对准装置对准位置,所述分离毛细管对准装置和工作电极对准装置是固定在基座上的不锈钢套管、塑料套管或玻璃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工作站为一台恒电位仪,工作电压在-3V至+3V之间连续可调;所述三电极系统的工作电极为直径为200微米至500微米的铂盘电极,参比电极为银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口装置上的电泳缓冲液槽为圆柱形,体积为150微升至300微升;所述的分离毛细管导电接口为用氢氟酸刻蚀的无死体积的导电接口,刻蚀段长度在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采用常规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电化学发光标记试剂为钌配合物,电泳条件根据常规方法按照检测对象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新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钌配合物为三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