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屠宰加工过程中动物产品追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1664.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卢景;林志强;林晋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7/10 | 分类号: | A22C17/1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15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屠宰 加工 过程 动物 产品 追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屠宰加工过程中动物产品追溯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际上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疯牛病等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国政府为加强防控能力,保证食品安全,纷纷立法建设动物标识追溯体系,推行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全程管理。近年来,我国农业部为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安全,加大了动物标识溯源体系和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我国动物是消费量最大的动物产品,实现屠宰企业动物产品的可追溯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动物屠宰加工存在着动物产品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工序多等特点,而且各屠宰加工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我国的动物屠宰加工企业目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企业,生产效率对经营成本乃至生存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多数屠宰加工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无法承担较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大多地处偏僻,网络通讯环节复杂多变,正是由于存在上述困难,目前国内还没有符合生产实际和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屠宰加工过程动物产品追溯方法推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屠宰加工过程中动物产品追溯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就是适合各种类型的屠宰加工企业、建设成本较低、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小、系统日常运行耗材成本低和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通讯环境。本发明采用边界控制算法步骤,能够解决由于屠宰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动物产品种类繁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批次之间很容易发生混淆的问题,以及减轻对屠宰加工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又能达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制的目标,针对容易发生批次混乱的工艺环节,通过边界控制算法步骤即使出现不同批次的动物产品发生混淆的情况,依然能够根据批次号进行有效追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屠宰加工过程中动物产品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动物产地检疫信息为追溯对象,根据动物屠宰加工生产的特点,建立溯源控制模式,可适用于多种屠宰加工企业的不同生产工艺;2)不同种类的动物产品可以分别依据屠宰动物的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屠宰加工日期来编制屠宰批次;3)对生产过程实行溯源控制,对所有屠宰动物按批次号组织分批生产,并在各个批次之间加以标识,贯穿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在产品包装环节生成动物产品溯源标识条码;4)由于屠宰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动物产品种类繁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批次之间很容易发生混淆,为了减轻对屠宰加工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又能达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制的目标,针对容易发生批次混乱的工艺环节,在本发明步骤上采用边界控制算法,即使出现不同批次的动物产品发生混淆的情况,依然能够根据批次号进行有效追溯;5)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通讯环境,稳定可靠地向指定服务器发送动物产品追溯信息,包括动物产品种类、屠宰时间、屠宰批次号、动物产地、畜主、动物产地检疫时间、动物产地检疫机构、动物产地检疫员、动物屠宰企业;6)用户在信息终端或者网站上输入动物产品包装上的动物产品溯源标识条码,即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上找到对应的动物产品追溯信息,实现动物产品可追溯的目标。
在上述步骤1)中,溯源控制模式在屠宰加工现场的实现就是建立溯源控制和实施地点,主要见表1:
表1动物屠宰加工溯源控制和实施地点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识别精准度的焊线机
- 下一篇:宠物毛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