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萜类生物除草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1837.X 申请日: 2008-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1361482A 公开(公告)日: 2009-02-11
发明(设计)人: 何海斌;王海斌;方长旬;曾聪明;林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N37/06 分类号: A01N37/06;A01N31/06;A01N35/06;A01N31/08;A01P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0002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 除草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农药,特别是一种萜类生物除草剂。

背景技术 2008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因杂草侵染全球每年粮食总产量损失15%左右。杂草防治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21世纪以来全球每年合成除草剂使用量由65万吨上升至200万吨,增幅高达207.69%,而粮食产量仅由18.89亿吨增加至21.21亿吨,增幅12.28%。合成除草剂使用量与粮食产量出现严重失调。同时合成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受防治对象抗药性的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合成除草剂残留加剧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如何在提高粮食产量及品质的基础上,避免或减少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成为当前世界农业生产的焦点问题。

生物除草剂是一类植物体自身分泌物质的混合体,它不仅能够达到防除杂草,且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容易被降解进而不会出现残留问题。因此生物除草剂的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

萜类物质是植物体中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主要产物,曾被开发应用在驱虫、杀菌等用途。但未发现开发为除草剂,这是源于萜类物质不溶于水或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遗传学家Dilday发现,一种能自身分泌化学物质抑制杂草生长的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新高潮。

本发明研究了化感水稻根系分泌物,发现其存在含氧萜类物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萜类物质的抑草作用可利用开发除草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植物体自身分泌的含氧萜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能有效抑制田间稗草生长的萜类生物除草剂。

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为水剂,含有5种含氧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香芹醇(C10H16O)、(+)-香芹酮(C10H14O)、(-)-薄荷酮(C10H18O)、(-)-香芹基乙酸(C12H18O2)和(+)-雪松醇(C15H26O)。

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以(-)-香芹醇、(+)-香芹酮、(-)-薄荷酮、(-)-香芹基乙酸和(+)-雪松醇为主原料,5种主原料的每个原料组分先按1mmol·L-1的浓度计算需要的原料量,用1ml无水乙醇预溶解,然后用水稀释到100ml,作为各原料的母液分别单独保存。使用时根据需要的体积量,直接取各组分母液混合后,用水稀释到所需要体积,即可使用。如果对微量的作为预溶解剂的无水乙醇略而不计,则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为5种主原料与水的混合物。所述5种主原料,其中(-)-香芹醇、(+)-香芹酮、(-)-薄荷酮和(-)-香芹基乙酸为液体,(+)-雪松醇为固体;5种主原料均使用化学纯。

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中各主原料使用的终浓度如下:

主原料                  终浓度/mmol·L-1

(-)-香芹醇              0.023~0.043

(+)-香芹酮              0.03~0.013

(-)-薄荷酮              0.055~0.105

(-)-香芹基乙酸          0.02~0.04

(+)-雪松醇              0.001~0.004

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无残留。本发明所使用的萜类化合物均是植物自身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物质,一般植物自身分泌的挥发萜类总浓度在1~2.5mmol·L-1,远远高于本组合配方所使用的浓度。高效无毒害是本发明最大的优点。

(2)组合配方比单一物质的抑草效果好,起作用浓度低。单一萜类化合物,如蒎烯一般在大于0.35mmol·L-1浓度时才对杂草产生抑制作用,桉树脑、莰烯等一般在0.2~1.25mmol·L-1时才具有抑草作用。

(3)与现有的化学合成除草剂比较

从上述比较说明,现有的合成除草剂虽然可以防治田间杂草,但都存在污染水体、土壤环境,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的除草剂之组分均源于植物自身代谢过程中分泌的物质,具有作用浓度低、对水稻和人畜无害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分公开本发明的萜类生物除草剂,以下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萜类生物除草剂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1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