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生长提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2129.8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宇琦;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15/30 | 分类号: | C30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生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各种高温、高真空、气氛条件下生长人工晶体设备采用的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外对晶体材料在LED衬底、窗口、光纤、激光等方面的大量应用,使国内晶体生长也逐步走出实验室,进行批量制造。由于高温晶体生长难度大以及晶体生长时的一些特别工艺要求,非常需要一些专门的与之相适应的生长设备。目前国外生长设备制造水准很高,但价格昂贵,且不能够实现气氛生长。国内已经有一些院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开始制造晶体生长设备。现有提拉晶体装置多为炉膛通常为侧开门设计。侧开门炉膛生长高温晶体时,每次需要重新拆卸和安装保温材料,这样容易造成温场变动较大,对生长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不利于连续稳定的生长高质量晶体材料。另外由于受侧开门设计,炉膛内安装时可用空间利用率不高,对温场设计限制大,从而限制生长出晶体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籽晶杆可以以支撑轴为轴心水平旋转,在任意位置固定,并可以在真空和气氛条件下使用。
安装温场保温材料时,将籽晶杆以支撑轴为中心旋转移开,从顶部装入温场保温材料,取晶体和加料时旋转籽晶杆,从顶部加料,保证每次加料和取出晶体更加方便快捷,炉膛清理更加方便。目的在于解决以往侧开门晶体生长炉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温场材料不必每次拆装,保证温场在连续生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第二,充分利于炉膛的直径和高度,使保温温场直径方向设计尽可能贴近炉臂,高度贴近炉盖,保证炉膛的利用率高,使生长区间更大。籽晶杆上端装有称重头,实现称重显示,使晶体生长更加直观,操作更加简单。所有与炉膛连接部件连接均为真空设计连接,连接之间有紧固装置,可实现气氛生长,也可用于低挥发性晶体生长。
本发明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晶体生长提拉装置设计包括:本套提拉装置包括旋转承重系统,下支撑系统,提拉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真空套管4、称重旋转室5、提拉系统6、小炉盖提拉下降手动摇柄7、籽晶杆手动提拉下降手动摇柄8、提拉系统固定9、定位扳手10、下支撑杆11、下支撑杆固定12。
本套装置支撑系统分上下两层,如图1所示。支撑系统下面部分为下支撑架,起承重和沿水平方向旋转作用;提拉系统支撑系统固定上部,起调节拉速的作用。下支撑架固定在炉体上,提拉系统固定在下支撑架上,该装置可以以下支撑杆为轴心旋转,在任意角度固定。提拉系统在安装在下支撑架上面,安装时可以移动微调,使籽晶杆对中,籽晶杆对中后固定。称重旋转室为真空密封,称重室的下部为真空密封套管,真空套管上部与称重旋转室之间为法兰密封连接。真空套管下部与炉盖之间密封连接,为法兰密封结构,使炉膛处于密封状态。真空套管的内部为籽晶杆,使籽晶杆处于全密封状态。籽晶杆为双夹层水冷套结构,中间通冷却水,顶部与称重系统相连结,生长过程中显示晶体重量。
本装置的提拉和下降通过变速箱实现。提拉系统和称重室连接,带动称重旋转室上下移动,完成籽晶杆的上下位移,自动提拉速度精度高于0.05mm/h。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本设计籽晶杆采用夹层结构,运用冷却水方法对籽晶杆表明降温,达到冷却效果。
籽晶杆可以沿支撑轴旋转,适合与炉膛顶盖设计。每次加料和取出晶体时,旋转移动籽晶杆,打开炉体顶盖,即可。本设计使炉膛具有体积减小,有利于恒温区达到更高温度,适合高温大尺寸晶体生长,以及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本设计对保持炉膛内温场稳定、晶体连续稳定生长有很大帮助。
本设计设有自动称重系统,显示晶体重量。
本设计设有一套手动提拉系统和一套自动提拉系统。自动提拉系统提拉速度精度高于0.05mm/h。提拉系统可以上升和下降,籽晶杆在炉内的位置通光珊尺在面板上显示读数。
本设计配有一套旋转系统,籽晶杆转速为0-50rpm。
所有由于炉体上部炉盖和称重室之间的连接采用波纹管连接,使炉内实现真空,真空连接件之间有紧固密封。保证炉膛在真空状态或气氛状态下完成晶体生长。由于本设计的真空连接间均有紧固装置,可实现气氛生长。
本设计的真空条件实用范围:从1个大气压到真空度高于10-3pa量级,可实现气氛生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提拉系统装置示意图,其中:1.电极 2.观察窗挡板 3.观察窗 4.真空套管 5.称重室 6.提拉系统 7.小炉盖提拉手动摇柄 8.手动提拉手动摇柄 9.上支撑杆固定 10.定位扳手 11.下支撑杆 12.下支撑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