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2470.3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中;翁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8C7/04;B28C5/08;B28B1/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108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粉煤 灰蒸压加气 混凝土 砌块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灰的利用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原材料来源广,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具有隔音、保温、防火、质量轻等优点,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原材料为湿排灰,其制造工艺为: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初养、切割、蒸压得到成品。其中蒸压步骤是采用恒压蒸养的工艺制度,该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较低,其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中国发明申请第200710047538.8号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原材料组份按重量份配方如下:粉煤灰65-70份、石灰18-22份、水泥6-9份、石膏2.5-3.5份、铝粉7-8.5份、水64-70份,粉煤灰为干粉状粉煤灰。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初养、切割、蒸压得到成品,蒸压在高压釜内进行,并且蒸压过程分为真空、升压、恒压、降压阶段。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高,完全可以代替实心粘土砖用作外墙承重墙等对墙体材料的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属于欠烧粘土类材料,由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燃烧温度低于(850-900℃),粉煤灰颗粒在炉中停留时间短,致使其中的高岭土、云母等粘土矿物分解不完全,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活性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同种煤炭的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要比普通粉煤灰粒度粗,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平均粒度为27um,而普通的粉煤灰的粒度为13um。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颗粒为无定形疏散颗粒,有可能出现在其表面形成的胶凝材料强度大于颗粒本身强度。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含有大量硬石膏,在水化过程中形成的大量钙矾石,易使坯体体积膨胀,造成材料破坏。所以大部分的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只能填埋或当填料.
因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与普通粉煤灰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所以用于普通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工艺就不再适合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工艺。由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活性比普通粉煤灰要低,这就要求如何选用合适的激发剂把其潜在的活性激发出来。本发明在现有的普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之也适用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根据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特性,将现有的用于普通粉煤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使之也适用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初养、切割、蒸压得到成品步骤,所述原材料准备步骤中的原料配比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60~70份、生石灰16~23份、石膏3~4份、水泥7~10份、水60~70份及一定量的铝粉、所述铝粉为0.07~0.12份,该原材料准备步骤中的原料配比还包括1~3份的添加剂,该添加剂是减水剂、Na2SO4及CaCl2,且该减水剂、Na2SO4及CaCl2的配比为1∶1∶1。
所述蒸压步骤中包含升温1~3h、恒温6~9h及降温1~2h,其中恒温的温度为180~200℃,恒温时的蒸压压强为0.8~1MPa。
所述原材料准备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
A、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研磨至粒度在22~24um之间,并加水54~63份及添加剂搅拌120s制成浆料贮存待用;
B、将生石灰、石膏分别破碎,再混合细磨并贮存待用;
C、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浆料、生石灰和石膏混合料、水泥、铝粉、添加剂按上述配比计量及水6~7份。
所述铝粉细度为1~3%,浆料细度为12~16%,生石灰和石膏混合物细度为8~15%,该三个细度均为4900孔方孔筛余;所述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含C≤12%,生石灰含CaO+MgO≥75%,水泥为425号水泥。
所述投料搅拌步骤具体为先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浆料放入搅拌机后开动搅拌机,随后加生石灰和石膏的混合料搅拌60s,之后再加入水泥搅拌60s,最后加入铝粉继续搅拌60s后停止。
所述浇注步骤中,浇模温度为50~60℃,坯体最高温度为80~90℃,提模时间80~90min,浇注留高25~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力切削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