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低毒的载蓖麻毒素A链超声微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2473.7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礼务;陈志奎;薛恩生;杨映红;蔡敏娴;杨嘉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34;A61K47/42;A61K38/16;A61P35/00;A61K49/2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1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低毒 蓖麻 毒素 超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蓖麻毒素A链超声微泡及其制备方法,将超声微泡作为抗肿瘤生物毒素 的运载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载蓖麻毒素A链的新型共聚物超声微泡及其制备,该载药微泡 可以通过声像图引导,并应用一定能量超声使载药微泡在肿瘤部位破裂释放出蓖麻毒素, 顺着通透性增高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达到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
背景技术:
常规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微米级造影剂,微泡的平均直径约2~4μm,不透过血管,是一 种血池显像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不仅可以增 强超声显像,还具有分子成像、促进血栓溶解、促进基因转染及药物体内运输定点释放等 作用。
超声波为正负压交替的疏密机械波,在声场中微泡造影剂随着声压的交变不断地被动 压缩和膨胀,当声强达到一定阈值时,微泡瞬间破裂产生“空化效应”。空化效应瞬间产 生的“休克波”可使直径<7μm的毛细血管破裂,临近组织细胞膜上出现可逆性微孔,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短暂开放即“声孔效应”。如果将包裹有药物的微 泡经静脉注射后,在治疗部位或肿瘤局部经体表给予一定能量的超声辐照,可使微泡在局 部破裂,释放出其所包裹的药物。但目前所采用的药物多为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在 微泡释放后,部分药物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仍将造成一定毒副作用。
蓖麻毒素是一种糖蛋白异二聚体,两条多肽链分别称为A链和B链。A链是活性链,具 有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的N-糖苷酶的活性部位;B链是一半乳糖特异的凝集素,和细胞表 面的受体结合后,整个蓖麻毒素分子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A链在胞浆内催 化核糖体60S亚基失活,从而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是迄今为止抗 肿瘤活性最强的天然产物之一。但由于蓖麻毒素B链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的结合缺乏特异性, 蓖麻毒素在全身用药抗肿瘤的同时常导致正常细胞的死亡,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果单 纯使用蓖麻毒素A链,由于缺乏B链的引导,A链难以进入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活性,其活 性通常比完整的蓖麻毒素小105~106倍。
采用微泡包载蓖麻毒素A链,结合超声辐照,将A链释放到病变部位,并通过超声辐 照后通透性增高的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在非超声辐照部位,A链则 难以通过完整的细胞膜进入胞内产生细胞毒作用。这样,通过超声触发微泡靶向定点释放 蓖麻毒素A链既可明显增强病变部位抗肿瘤效应,又可显著减轻全身毒副作用,真正达到 肿瘤靶向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的载蓖麻毒素A链超声微泡及其制备方法,从而由 超声造影剂微泡携带蓖麻毒素A链,在声像图引导下,用一定能量的超声辐照使之在肿瘤 局部破裂,定点释放药物,并协助药物进入细胞内,达到靶向治疗肿瘤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蓖麻毒素A链与各种超声微泡结合。所述结合包括蓖麻毒 素A链包裹于微泡内或吸附于微泡表面而制得载蓖麻毒素A链超声微泡。所述的载蓖麻毒 素A链超声微泡可采用水/油/水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成的载蓖麻毒素A链的 PLGA-PEG-PLGA微泡,或者也采用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司班、 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与蓖麻毒素A链混合制得的载蓖麻毒素A链的脂质超声造影剂微泡。
本发明所使用的蓖麻毒素A链可以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制备或现代色谱方法纯化,而 其中以基因重组方法制备为优选。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蓖麻毒素A链,在原核系统进 行表达时,由于缺乏糖基化,蛋白质第10个氨基酸残基无寡糖链连接,不容易被降解, 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更有利于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本发明所述超声造影剂微泡包括: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微泡、脂质超声造影剂微泡、 人血白蛋白超声造影剂微泡。具体如下:
(1)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微泡:包括微泡壳成分中含有各种高分子作为成膜材料 的超声微泡。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具体包括: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或其二元 或三元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氰基丙烯酸酯等。应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的超声微 泡具有许多优点,多数聚合物材料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塑性;通过改变聚合物的组成 比例、分子量以及制备工艺等条件可调节材料的柔顺性,控制壳的厚度、弹性、粒径分布, 进而调节其声学特性和声学效果持续时间;制备的微泡直径小、分布均匀、半衰期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MC添加剂的湿加方法及其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核仁营养香辣酱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