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401.4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冯琳;潘瑞坚;韦爱芬;梁著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04 | 分类号: | C08L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26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化 预混法 变性 淀粉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是将单独生产的A:“醚化-交联-酯化”淀粉、B:“酯化-酯化”淀粉和C:“酯化-交联”淀粉按A∶B∶C=0.4-0.5∶0.3-0.4∶0.1-0.3比例预混,或A∶B=0.3-0.4∶0.6-0.7比例预混,或A∶C=0.5-0.7∶0.3-0.5比例预混得到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淀粉产品的技术参数是:醚化取代度:0.03-0.08,酯化取代度:0.01-0.03,峰值粘度≥2000BU,糊化温度≤63.0℃,冻融稳定性≥3次。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A:“醚化-交联-酯化”淀粉、B:“酯化-酯化”淀粉和C:“酯化-交联”淀粉预混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以混合均匀为目的,预混温度为常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醚化-交联-酯化”淀粉A的制备方法是:
在原淀粉浆中加盐和抑制剂,搅拌10-20分钟,再加稀碱调浆液pH值9-11,加入交联剂a及醚化剂a,升温到40-50℃,反应5-10h,保持反应温度不变,然后加入100kg酯化剂a,在45-50℃继续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降温到30℃以下,用酸调节浆液pH值6.0-6.5,再经清水稀释、洗涤、干燥得成品A;
所述的交联剂a采用三偏磷酸钠、环氧氯丙烷,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0.2-1.5%;
所述的醚化剂采用环氧丙烷,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2-5%;
所述的抑制剂采用硫酸钠、碳酸钠,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1-4%;
所述的盐采用氯化钠,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2-5%;
所述的酯化剂a采用三聚磷酸钠、正磷酸盐或者多聚磷酸钠,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0.5-2%;
所述的酸采用盐酸或硫酸水溶液;
所述的稀碱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化-酯化”淀粉B的制备方法是:
在原淀粉浆中加稀碱调浆液pH值8-10,再加入酯化剂b搅拌30分钟,加100kg酯化剂c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40-45℃,反应时间1-2小时;或加入抑制剂,再加入酯化剂b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到30℃以下,将上述变性浆加酸中和到pH值6.0-6.5,经洗涤、干燥得成品B;
所述的酯化剂b采用三聚磷酸钠、正磷酸盐或者多聚磷酸钠,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1-4%;
所述的酯化剂c采用醋酸乙烯,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0.5-2%;
所述的抑制剂采用硫酸钠、碳酸钠,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0.5-2%;
所述的稀碱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所述的酸采用盐酸或硫酸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化预混法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化-交联”淀粉C的制备方法是:
将酯化剂d与交联剂b首先混合搅拌处理24小时,使固体交联剂b完全溶解于液体酯化剂d中呈透明状液体药品,在原淀粉浆中加入稀碱调浆液pH值8.5-9.5,将混合药品采用流加方式加入淀粉浆液中,加入时间控制在1-2h,同时用稀碱调节反应pH值8.5-9.5,反应温度控制在35℃以下,搅拌10分钟;反应结束后降温到30℃以下,将上述变性浆加酸中和到pH值6.0-6.5,经洗涤、干燥得成品C;
所述的交联剂b采用己二酸或柠檬酸,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0.1-0.2%;
所述的酯化剂d采用醋酸或醋酸酐,加入量为绝干淀粉的1-3%;
所述的稀碱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所述的酸采用盐酸或硫酸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4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