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叶清火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410.3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弟光;陈晓军;李品;莫少红;梁山丹;蒙华英;梁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3/15;A61K36/744;A61K9/4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003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火 胶囊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具体涉及玉叶清火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玉叶清火胶囊为玉叶清火片的改剂型产品。原片剂处方收载于《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 家标准》(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分册)144页,标准代号为WS-11093(ZD-1093)-2002,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用于喉痹,暴喑,急性咽喉炎属于风热证者。在临床上应用 多年,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疗效。玉叶清火胶囊处方与片剂相同,由中药材玉叶金花400g、 穿心莲300g、栀子100g、墨旱莲150g、倒扣草100g按以下工艺制成:穿心莲100g与栀子粉碎 成细粉,剩余穿心莲与其余玉叶金花等三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5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和淀粉60g,混匀,干燥, 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加滑石粉适量,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处方中玉叶 金花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的干燥茎和根,穿心莲为爵床科 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 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栀子为茜草 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o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倒扣草为苋科植物倒扣草Achyranthes aspera L.的干燥 全草。
玉叶清火胶囊提取工艺与玉叶清火片一致,但制剂工艺和辅料不同,故需对其质量控制 方法进行研究,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法保证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
原片剂质量标准[鉴别]项下有玉叶金花、穿心莲、栀子、墨旱莲薄层色谱鉴别,原片剂 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的特征成分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但经研究发现,该质量控制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提取方法无法 有效去除杂质,导致测定峰受杂质干扰、分离度差;鉴别项目较多,导致检测成本增加、周 期较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测分离度好、鉴别方法简化、可操作性强的玉叶 清火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而保证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玉叶清火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种或多种:
1.用薄层色谱法对药物中的玉叶金花和栀子进行定性鉴别:取本品内容物3g,研细,加乙 醇或甲醇20~50ml,加热回流或超声处理0.5~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15~25ml 微热使溶解,滤过,加在D101型大孔树脂柱(内径1~3cm,柱高15~25cm)上,用水50~150ml 洗脱,再用20%~95%(体积%,以下同)乙醇50~150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 加甲醇或乙醇1~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玉叶金花对照药材4g,加水50~150ml, 煎煮20~6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3ml,加无水乙醇或甲醇30~60ml,搅匀,滤过,滤 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或乙醇1~3ml使溶解,作为玉叶金花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对照药材 1g,加乙醇或甲醇20~50ml,加热回流或超声处理0.5~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 醇或甲醇1~3ml使溶解,作为栀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 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 硅胶H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0~13∶4~6∶1~2)10℃以下放置分层的下层液为展 开剂,展开12~20cm,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乙醇溶液-10%硫酸乙醇溶液(1∶1)的混 合液(临用新配)或10%硫酸乙醇或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玉叶金花对照药材和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 的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凹凸棒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青稞红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