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式电渗淤泥再造土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457.X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江涛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1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式电渗 淤泥 再造 土方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再造土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容器式电渗淤泥再造土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所使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淤泥脱水、再造土处理技术领域中没有见到采用容器作为载体进行电渗脱水再造土的有关报道。本案申请人提出了利用容器作为载体对软土、淤泥进行脉冲式电渗脱水处理的技术方案,并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3429.8、发明名称为“软土、淤泥脉冲式电渗脱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操作简单,其利用电渗的核心原理对软土、淤泥进行脱水处理,并产生很好的处理效果,但因各地各种条件下的淤泥形态有差异,而该方法操作比较单一,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方法比较灵活,能利用多种结构的容器进行淤泥脱水处理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所使用的装置。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容器式电渗淤泥再造土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在按串列式排布的各容器中分别设置有电渗装置;
2)根据需要在容器上增设真空排水装置或/和真空预压装置或/和静载装置,电渗装置与这些辅助装置的组合方式有:①电渗装置与真空排水、真空预压、静载装置组合,②电渗装置与真空预压、静载装置组合,③电渗装置与真空排水、静载装置组合,④电渗装置与静载装置组合,⑤电渗装置与真空排水、真空预压装置组合,⑥电渗装置与真空预压装置组合,⑦电渗装置与真空排水装置组合;
3)当容器上设有静载装置时,其容器的顶部采用刚性活塞式顶盖封压容器内的淤泥;当容器上设有真空预压装置时,其容器的顶部采用软式顶盖或刚性活塞式顶盖封住容器内的淤泥;当容器上仅设有电渗装置或电渗装置与真空排水装置组合时,其容器顶部为敞开式;
4)将淤泥通过传送机送入各容器中后启动电渗装置进行电渗脱水,当淤泥的含水率降至塑限水平时,打开容器底门或翻倒容器将容器的土卸下,再通过传送机送走;当容器增设有其它辅助装置时,在电渗过程中根据处理需要同时或者穿插启动辅助装置辅助电渗脱水。
在进行第1)步聚前可先通过离心机将淤泥进行离心脱水处理。
所述电渗装置的电源可采用脉冲式直流电渗电源或稳压直流电渗电源。
实施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装置为一容器,其容器壁上有绝缘材料,容器的顶部有刚性活塞式顶盖或软式顶盖或为敞开式,当设有刚性活塞式顶盖或软式顶盖时,其顶盖上开有孔供电极材料穿过,并与电极材料形成密封连接,顶盖上面有静载装置,容器底部为封闭式底部。
所述容器的底部可设有活动底门便于卸料。
所述安装在容器内的电渗装置可采用复合管作电极,复合管是集排水、负压传递与电极为一体的复合电极排水管;复合管的排布方式是与容器纵轴线平行排布或垂直于容器纵轴线排布。
所述复合管与容器纵轴线平行排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阴壁阳式,即容器的中心位置设置阴极复合管,阴极复合管兼作真空预压管和真空排水管,复合管阴极接头既接电,又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真空泵,容器内壁设置有阳极网或阳极棒;另一种是中阳壁阴式,即容器的中心位置设置阳极棒或阳极复合管,当设置阳极复合管时,阳极复合管通过管道连接真空泵。
所述复合管垂直于容器纵轴线的排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上阴下阳式,即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阳极,容器顶部设置有阴极,当阴极采用复合管时,复合管之间由连通管连接,汇集阴极渗水,当阴极为非复合管时,阴极设置有渗滤层;另一种是上阳下阴式,即容器顶部设置有阳极,容器底部设置有阴极,当阴极采用复合管时,阴极复合管兼作真空预压管和真空排水管,当阴极为非复合管时,容器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
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淤泥脱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的操作方式具有多样性,操作更灵活,实用性更强。
2、本发明方法可对各类形态的淤泥进行脱水处理,同时可大大简化设备和降低成本。
3、本发明方法在电渗过程中可施加高压和强电流,以缩短处理时间,提高脱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渗装置的电极在容器上设置为内阴外阳式时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容器为空心矩形柱体时电渗装置的电极设置在相对两内侧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江涛,未经陈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