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子吹奏乐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4129.1 | 申请日: | 200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程;王郁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5/00 | 分类号: | G10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电子 吹奏 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乐器相关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数字电子吹 奏乐器。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子乐器也渐渐的普及。电子乐器由于使用了晶体管 及借鉴电子计算技术的某些原理,使其可以发出多样的乐器声音。70年代末,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电子钢琴、弦控式电子乐器、电子风琴、音乐 电子转奏器、电子音响合成器以及电子吹奏乐器等相继被推出。
电子吹奏乐器主要是在使用电子零组件来实现真实乐器的演奏行为。先 前技术一般采用模拟电路的方式来完成。例如中国专利CN87206052U提供了 一种利用簧片振动阻挡光线的方式,再通过光电感测组件检测空气的震动, 最后通过模拟电路使声音输出;中国专利CN87212065U、89207080.3则是利 用电容式麦克风以及电阻电容充放电电路来实现电子吹奏乐器;中国专利 91206881.7、94222133.8、95218147.9则是以电容式麦克风加上光电感测组件 实现电子吹奏乐器。
上述几种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模拟电路的方式,在生产时,必须要采用 手工调整零件的电阻与电容值,或是在其产品中,采用数值精度高的非标准 电容值、电阻值等组件,否则很难提高声音质量的准确性与稳定度。由于上 述这些条件限制,使得电子吹奏乐器难以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数字电子吹奏乐器,使用麦 克风与模拟数字转换器,忠实的取样吹奏者的原始吹气信息并做为数字式电 子吹奏乐器程序的输入信号,以使得乐器的声音质量极为稳定,且不会受模 拟零件误差值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数字电子吹奏乐器,用以达到声音高 质量、音高高准确、音色高仿真、制作高稳定、演奏高传神、费用低价格。
为达上述或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数字电子吹奏乐器,此数字电子 吹奏乐器包括吹嘴、麦克风、模拟数字转换器、信号处理装置、数字模拟转 换器以及扬声器。麦克风用以根据吹嘴所进入的空气,输出一模拟信号。模 拟数字转换器耦接麦克风,接收上述模拟信号,用以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信号处理装置耦接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以接收上述数字信号,以获 得此数字信号的振幅数据,并将振幅数据与乐器载波数据进行混波处理,得 到乐器声音数据。数字模拟转换器耦接信号处理装置,接收乐器声音数据, 以转换为一模拟声音信号。扬声器耦接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上述模拟声音 信号,并根据此模拟声音信号发出声音。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数字电子吹奏乐器,上述信号处理装置 包括振幅解调器、载波数据产生器以及混频器。振幅解调器耦接模拟数字转 换器,接收上述数字信号,以对数字信号作低通处理,得到振幅数据。载波 数据产生器用以供应乐器载波数据。混频器耦接振幅解调器以及载波数据产 生器,用以将振幅数据乘以乐器载波数据,以得到乐器声音数据。在一实施 例中,所述的数字电子吹奏乐器还包括多个按键,耦接载波数据产生器,其 中,载波数据产生器根据按下的按键,提供不同的载波数据。另外,上述的 数字电子吹奏乐器还包括去直流滤波器,其耦接于振幅解调器以及模拟数字 转换器之间,用以去除数字信号的直流成分。在一实施例中,麦克风为电容 式麦克风。
本发明的精神是在于除了使用必要的模拟声电、电声转换原件〔麦克风、 扬声器〕之外,全部使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技术来 达成,所以其合成乐器的声音质量极为稳定,且不会受模拟零件误差值的影 响。另外,由于本发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故本发明能传神的表现吹 奏者丰富的演奏特色。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数字电子吹奏乐器的结构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数字电子吹奏乐器的电路图。
图2~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数字电子吹奏乐器的信号处理波 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信号处理装置103的电路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绘示的信号处理装置103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
11:吹嘴 12:按键
13:扬声器 101:麦克风
102:模拟数字转换器 103:信号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4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中硅锡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气报警器标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