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全互通式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9631.1 | 申请日: | 200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定;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定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毅 |
地址: | 030002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全 互通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叉互通式立交桥,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方位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迅猛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城市的交叉路口主要以红绿灯交通信号灯为主,其通行不便,交通堵塞现象日趋很重。
建设立交桥是解决城市交叉路口堵塞的根本出路。但是,目前使用的立交桥还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不足,如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道路交叉规划设计与施工》中所涉及的苜蓿叶式、环形、菱形等多种形式的立交桥,以及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公路设计工程师手册》中涉及的双层、三层、四层定向形互通式立交桥,都是通过不同层数的道路来分流组织车流的,存在占地面积大,设计桥高影响市容,工程量大,投资大,机动车上桥后掉头困难,设计不够人性化等问题。特别是这些立交桥主要考虑了机动车的行车互通,对于非机动车与行人则兼顾较少,还存在非机动车交叉及非机动车与行人交叉,甚至非机动车和行人与部分机动车交叉的现象,没有做到真正的人车各行其道,完全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正的人车各行其道、互不干预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由地面层和高架桥两部分组成,其中:
地面层包括两条十字形无交叉跨越机动车道,双向匝道围绕在上述机动车道跨越点的四周,并与相邻的机动车道连通,在双向匝道外围机动车道的外侧设有地面非机动车道,地面人行道设在地面非机动车道的外侧;
高架桥由环形的高架非机动车道和环绕在其外侧的高架人行道组成,高架非机动车道通过架设在高架桥上的高架引桥与地面非机动车道连接,在高架桥的四周架设有行人天桥,用于连接地面人行道与高架人行道。
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是在高架桥对称的两个侧边上分别架设高架引桥,而且每个侧边的高架引桥又区分为上行引桥和下行引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是在高架桥对称的两个侧边上各架设有2个上行引桥和2个下行引桥。
具体地,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是在高架桥的四周各架设有2组行人天桥,每组行人天桥分别位于地面人行道的8个内弯道处,且每组行人天桥均由成垂直方位的2个天桥阶梯组成。
以上结构为本发明完全互通式立交桥的基本结构,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立交桥进行相应的扩充或缩减,例如,可以任意增加双向机动车道的车道数,等等。
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具有以下优点:
1).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始终各行其道,互不干预,无等待、无穿插,没有交汇点、没有冲突点,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互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的顽症。
2).本发明提出了将机动车道设置在地面,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置在高架桥上的全新概念,所有机动车道只有一处跨线桥,其余均处于地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高架桥的建造成本,使得立交桥的整体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3).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层数较少,仅有二层,立交桥的高度合理适中,有助于保持城市风貌。
4).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形式结构简单,行车线路清晰,方便司机识别,特别是解决了机动车在立交桥上的掉头问题。
5).本发明的完全互通式立交桥属于轻便式立交桥,立交桥的形状和结构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状况进行随意调整,特别适合于在旧城道路改造中应用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双向四车道完全互通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给出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定,未经李平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