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槽式高频振动排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673.5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清亮;郭玉明;郑德聪;张东光;陆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A01C7/2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0801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槽式 高频 振动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合于草籽、谷子、高粱、小麦、 豆类、玉米等作物精少量播种作业的环槽式高频振动排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作物种子排种器包括撒播排种器、条播排种器和点(穴)播 排种器三大类,条播排种器包括外槽轮式、内槽轮式、纹盘式、锥面型孔盘式、 离心式、摆杆式、匙式、刷式等型式,此类排种器一般适用于粒径大于3.5mm 的种子排种,难以满足草籽、谷子、黍子等小籽粒作物的排种要求,主要表现 为:①上述排种器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小籽粒种子容易进入运动间隙中, 造成种子的破碎,甚至影响排种装置的正常工作;②播小籽粒种子时,播量较 大,一方面造成种子的浪费,另一方面致使后续的间苗工作量大,往往因为不 能及时间苗,导致苗荒苗弱,影响作物产量,制约其产业化发展;③排种器的 适应性差,如条播式排种器不适合中耕作物精量点播或穴播要求,精量点播和 穴播机不适合草籽、小麦等作物条播要求等,造成使用者设备投资大,利用率 低;④气吸式、气吹式、气送式等气力式精量排种装置,系统结构复杂,配套 动力大,不适合与小型动力机械配套使用。
早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小籽粒作物播种的技术难题,曾做了许多有益的尝 试,如根据一般条播排种器排量较大的特点,采取“掺砂子”或“掺废种子”,进 行混合播种的办法,以相对降低有效种子的播量,或者对种子进行“丸粒化”处 理,加大其外形尺寸后再实施播种等,这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 应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籽粒种子排种难的问题。因此,进行小籽粒作物 排种装置的创新与设计,对满足生产所需和提高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 义。
随着本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籽粒排种器结构进行了许多改进, 例如该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02322.2,发明名称为“多头异型螺旋槽小 籽粒精少量排种装置”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改进结构形式,虽然与原有技术相 比,解决了种子破损率高、无法实现精少量播种、结构复杂等问题,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但经过实践证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种 子由充种区进入护种区的入口处,槽内多余的种子没有被强制约束,清种容易 而不伤种,但是由于种子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将槽内种子带走,造成漏种现 象,最终导致充种、排种不均匀;另外螺旋槽排种轴与套筒的配合,由于结构 体积所限,只能实现单行播种,同时通用性较差,通过更换螺旋槽排种轴仅能 用于小籽粒播种,无法满足大籽粒物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各种型式的小籽粒排种器由于结构上的缺陷而存在各 自不同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环槽式高频振动排种器。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环槽式高频振动排种器,包括机架, 固定于机架上方的种箱,机架下方设有排种器壳体,排种器壳体顶部开有与种 箱落料口位置相对应的进种口,底部开有排种口,排种器壳体中部贯穿设置通 过滚动轴承支承在壳体上的排种轴;排种器壳体内还设置与其精密配合并与排 种轴装配的排种轮,排种器壳体与排种轮的配合间隙为0.10mm;排种轮外表面 间隔均布有环槽。本发明所述环槽的数量及分布可根据排种器体积大小确定, 环槽断面尺寸可根据粒径大小不同的种子来确定,从而可通过更换排种轮达到 满足不同种子的排种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