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产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810.5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香;李光;赵晓辉;李晓苇;张连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琪 |
地址: | 071002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技术 鉴别 茶叶 产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产地的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随着茶叶制品的产量和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快速鉴别茶叶的产地、真伪、掺杂对于维护中国茶叶品牌,提高茶叶品质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传统的茶叶识别方法是感官评定法和化学方法。其中,感官评定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干扰很大,影响到结果的客观性;化学方法虽然能够准确地识别茶叶,但是按照茶叶国家检测标准测定影响茶叶品质的各个化学成份的含量时,需要对茶叶进行组份分离、提取等前期工作后才能进入实质分析过程,操作繁琐,而且所需时间较长。故繁琐的步骤和昂贵的费用使它不能应用到茶叶产地和品质的快速鉴别上。红外光谱法以其无污染、无损伤取样、使用方便等特点成为检测的首选,在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较为普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相继出现了将红外光谱法与数学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应用于中药鉴定的若干报道,其系列成果令人信服地向世人展示。茶叶与药材虽然同属于植物样本,具有相似的情形,但是红外光谱法在前者应用中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文献报道了将近红外光谱法用于茶叶成分及品质测定的研究。茶叶的生物特征(种属、细胞类别和成分等)相似,故其红外光谱极其相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产地的方法,利用平均偏离分析来鉴别茶叶由于生长环境(温度、纬度、高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红外光谱出现区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产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原产地茶叶的产地特征线
以同一产区不同纬度的n种茶叶为标准品,通过中红外光谱分析求平均消除误差后得到每个标准品用于数据分析的标准中红外光谱;
在所有标准品中选出一个作为参照茶叶,计算此产区内所有标准品标准中红外光谱与参照茶叶标准中红外光谱间的平均偏离,在横坐标纬度、纵坐标平均偏离的坐标系中得到一系列点,每个点代表一种茶叶,通过直线拟合可以将坐标系中的这些点拟合成一条直线即产地特征线,数据点属于此拟合直线的范围用标准差表示;
B、检测样品
取待检测的茶叶样品分别与标准品相同的条件检测得到标准中红外光谱,根据其光谱计算其与产区参照茶叶间的平均偏离,再计算此平均偏离与产地特征线间的差值,若此差值在标准差范围内,则属于该产地,否则不属于。
所述的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产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样品处理:将同一产地的标准茶叶样本在40℃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160目筛,在红外灯照射下取2mg试样与300mg干燥的溴化钾粉末混合研磨10分钟,称量后压片留待测定,实验时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基本一致;
B、样品检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检测样本片的中红外光谱,每个样本重复10次,对每次获取的光谱依次进行5点Savitzky-Golay平滑、基线校正和归一化预处理,通过比较优化得到10次红外光谱的均值曲线,将其作为样本的标准中红外光谱;
C、平均偏离分析:选取每一产区的一种标准品茶叶作为参照品,借助计算机求出其所得标准中红外光谱与其它几种标准品茶叶的标准中红外光谱之间的平均偏离,得出标准品的产地特征线作为分析茶叶产地的依据,平均偏离数学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