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985.6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穆景权;李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表面 异物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它是用刀口与胶辊的轴线平行的刀片清除胶辊表面的异物,其特征是:所说的刀片是氨基甲酸乙脂刀片,除胶辊表面异物时,刀片的刀口紧贴在冷轧机的胶辊的表面;刀片的刀口相对胶辊有两个面,其中一个为朝着胶辊的内刀口面,另一个为背着胶辊的外刀口面,在清除胶辊表面异物时刀口紧贴着胶辊表面,背着胶辊的外刀口面与胶辊的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外刀口面与内刀口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外刀口面与胶辊的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45°,外刀口面与内刀口面之间的夹角为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沿着刀片方向,用收集槽收集刮下来的异物,收集槽可随刀片的转动同步转动;机组停车时,刀杆转动,刀片的刀口离开胶辊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刀口对胶辊表面的压力为每米0.15公斤~0.3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刀口对胶辊表面的压力为每米0.15公斤~0.3公斤。
6、一种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装置,它包括刀杆和刀片,刀片安装在刀杆上,其特征是:在刀杆上安装着刀夹,刀夹有一个横向的钳口,刀片紧固在刀夹的钳口,所说的刀片是氨基甲酸乙脂刀片,刀片有夹角不大于30°的两个刀口面形成的刀口,刀口与胶辊的轴线平行;背着胶辊的外刀口面与胶辊的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外刀口面与朝着胶辊的内刀口面的夹角为15°~30°;刀杆的两端安装在机架的轴座上,刀杆轴线与胶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刀杆的轴线与刀口之间的距离;在机架安装着刀杆转动控制机构,在刀杆的一端与刀杆转动控制机构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装置,其特征是:背着胶辊的外刀口面与胶辊的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45°,外刀口面与朝着胶辊的内刀口面的夹角为2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在刀杆安装着沿刀片方向的收集槽,收集槽可随刀片的转动同步转动;钳口沿胶辊面方向两边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刀杆转动控制机构是在刀杆的一端紧固的与刀杆垂直的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除胶辊表面异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刀杆转动控制机构是在刀杆的一端紧固的与刀杆垂直的曲柄、气缸及阀门,气缸的活塞杆与曲柄铰接联接,气缸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与机架联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9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砧位免制坯一次成型锻造煤机刮板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氧化钒的清洁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