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灯管电流平衡及反馈机制的背光系统与其相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0842.7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衍晨;孙嘉宏;林晃蒂;卓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4 | 分类号: | H05B41/24;G09G3/36;G05F1/62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电流 平衡 反馈 机制 背光 系统 与其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背光系统及其相关方法,尤指一种具灯管电流平衡及反馈机制的背光系统及其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平面显示器,其具有外型轻薄、省电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征。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改变液晶层两端的电压差来改变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用以改变液晶层的透光性,再配合背光系统所提供的光源以显示影像。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系统设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或侧面,并利用至少一光源与各种光学元件(如扩散板、棱镜等)的组合,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高亮度且均匀的光源,然后再通过控制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电极以形成适当的色彩与亮度调制,用以显示各种亮丽影像。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背光系统的示意图。背光系统100包含驱动电路160、变压器120、电容180以及灯管140。背光系统100以单边驱动模式点亮灯管140。电容180为一高压电容,变压器120包含第一绕组121(一次线圈,Primary Winding)及第二绕组122(二次线圈,Secondary Winding)。驱动电路160用以提供交流驱动电压至变压器120的第一绕组121,并经由变压器120的第二绕组122与电容180的共振效应而产生高交流电压Vx,供应至灯管140。然而,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尺寸的增加,灯管140的长度也增加,使供应灯管140所需的高交流电压Vx随之提高,因而灯管140漏电流的现象亦趋明显。此外,基于高耐压的变压器120的制作成本及技术考虑,以单边驱动模式点亮灯管140的背光系统100已不符合需求。
请参考图2,图2为另一种现有背光系统的示意图。背光系统200包含第一驱动电路260a、第二驱动电路260b、第一变压器220a、第二变压器220b、第一电容280a、第二电容280b以及灯管240。背光系统200以双边驱动模式点亮灯管240。第一驱动电路260a提供第一交流驱动电压至变压器220a的第一绕组221,第二驱动电路260b提供第二交流驱动电压至变压器220b的第一绕组223,并经由第一变压器220a的第二绕组222与第一电容280a的共振效应而产生第一高交流电压Va,另经由第二变压器220b的第二绕组224与第二电容280b的共振效应而产生与第一高交流电压Va反相的第二高交流电压Vb。利用互为反相的第一高交流电压Va及第二高交流电压Vb即可点亮灯管240。
然而,由于元件特性的差异,譬如第一电容280a及第二280b的容值误差,或第一变压器220a及第二变压器220b的绕组误差,会使供应至灯管240二端的电流不同。此外,不论灯管240为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或外电极灯管(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EEFL),均为高电压驱动的元件,因此很容易因加于灯管寄生电容的高电压造成漏电流现象,导致灯管240二端的电流不同。当灯管240两端的电流不同时,灯管240就无法均匀发光,如此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无法精确显示所要输出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露一种具灯管电流平衡及反馈机制的背光系统,其包含一灯管、第一变压器以及第二变压器。灯管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变压器包含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且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第一端耦合于灯管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包含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其中第二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第一端耦合于灯管的第二端,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耦合于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则耦合于第一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微柱检验精细图案和形态的检验设备
- 下一篇:液晶聚合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