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2011.3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和德;村上晋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 ||
1.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用于对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记录媒体照射光,将信息记录在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中或者从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出光的光源;
透镜系统,其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聚光在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并且,使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反射光透过;
受光部,其接收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反射光;以及
衍射部,其设置在光源和光记录媒体间的光路中,使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反射光向受光部衍射,
所述衍射部包括:
第一衍射区域,其具有第一衍射效率;以及
第二衍射区域,其具有比第一衍射效率低的第二衍射效率,并且其设置成使来自与将光源的射出光聚光的聚光记录层不同的非聚光记录层的一级衍射光入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系统具有在跟踪方向上被位移驱动的聚光元件,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设置成,即使聚光元件在跟踪方向被位移驱动,也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一级衍射光入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设置成,即使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对于非聚光记录层的照射范围发生变化,也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一级衍射光入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衍射区域包含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零级衍射光所入射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包含: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零级衍射光所入射的区域、和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一级衍射光所入射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衍射区域与所述第二衍射区域的光栅槽的深度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衍射区域与所述第二衍射区域的占空比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光部具有用于生成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用受光部,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使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反射光向跟踪用受光部衍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光部具有用于生成对焦误差信号的对焦用受光部,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使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的反射光向对焦用受光部衍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分离成主光束和副光束的光分离部,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设置成,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主光束的一级衍射光、和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副光束的一级衍射光这二者都入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来自光源的射出光分离成主光束和副光束的光分离部,
所述第二衍射区域设置成,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主光束的一级衍射光入射,并且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副光束的一级衍射光的一部分偏离,
所述第一衍射区域设置成,使来自非聚光记录层的副光束的一级衍射光的所述一部分入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0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用连接器
- 下一篇:数显表与PLC通讯控制纸箱机械辊子间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