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动头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2207.2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建民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52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 ||
1、汽车电动头枕的电动调整机构,其升降功能由直流升降电机20、对称软轴19、对称蜗轮减速机15、对称升降中空螺杆12组成,其旋转功能由直流旋转电机减速机22、传动螺旋齿轮付6、横向中心轴9、减速箱壳7、固定蜗轮11、蜗杆8及转动套环26组成,其微调功能由直流电机5、对称传动软轴2、对称齿轮减速机1、对称螺杆25、对称螺母24组成,在汽车中加入了速度时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将原头枕的两根光杆改成中空半螺杆12,并在直流电机20的带动下作升降运动,横向中心轴9的两个端头与中空半螺杆12的两个上端头用连接套10连接,横向中心轴9上套有可转动套环26,两个可转动螺母24、齿轮减速机壳7,及用键固定在轴9上的蜗轮11,直流旋转电机减速机22,一端固定在减速器壳7上,一端固定在转动套环26上,把直流微调电机5用卡子4固定在头枕硬塑方型盒23内的固定板3上,对称蜗轮减速机1也固定在固定板3上,由软轴2连接在直流微调电机5与蜗轮减速机1中间传递动力,蜗轮减速机1中的蜗轮中心孔内固定有螺杆轴25,并与蜗轮同轴旋转,螺杆25与螺母24相联接,螺母24可绕横中心轴9转动,为避免司机长时间高速行驶时的困倦,在汽车的电控系统中接入了时间速度控制器,使汽车高速行驶一定时间后,头枕可自动脱离司机的头部,低速行驶一定时间后,头枕又可自动回到司机的头部的原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垂直升降功能中的中空半螺杆12,外园一半为螺杆,另一半为光杆,光杆部分露出在靠背外面,在上下升降中,由螺母转动,螺杆不动,中空位置穿电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微调功能中的螺杆25与减速机1中的蜗轮同轴心固定在一起,25为螺杆转,螺母24不转,螺母24能绕横向中心轴9的中心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电机20,电机5,均为两端输出,两端结构为左右对称,两端用软轴传动,两端蜗轮减速机1、15均为旋向相反的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旋转功能中的装在横向中心轴上的蜗轮11不转,当电机减速机22转动时,只能是蜗杆和电机减速机22绕横向中心轴9的中心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电机5,电机减速机22,对称减速机1、软轴2、蜗轮减速机7、横向中心轴9、对称螺母24,对称螺杆25、转动套环26,均装在头枕硬塑方型盒23内,方型盒23外面包泡沫和表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电机20、电机卡子21、软轴19、蜗轮减速机15,均装在靠背骨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汽车内加入的时间和速度控制装置,可以任意设定,并有记忆回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建民,未经武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