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仪表指针归零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2886.3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玲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玲朱 |
主分类号: | G01R5/16 | 分类号: | G01R5/16;G01R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 指针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仪表指针归零控制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通过外加一补 偿电压,而让指针偏转角度与施加电压强弱两者之间能存有良好线性关系的 仪表指针归零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7,图7所示为一传统气轴式(air-core)仪表指针组的结构示意 图,主要构造包含一设置永久磁铁的转子51、一设于转子51上的指针52、 与两组线圈(Cosine coil)(Sine coil)53、54,两线圈53、54以彼此相对九十度 正交的方式加以绕设,为区别起见,以下分别称两线圈为余弦线圈53及正弦 线圈54。一旦有电压施加于线圈53、54时,两线圈53、54会与转子51上 的永久磁铁相互感应,令转子51转动而驱使指针52产生偏转。反之,当没 有电压施加于线圈53、54上时,指针52仍旧停留于偏转时的最后位置,并 无归零。
请参考图8、图9所示,为上述气轴式仪表指针的控制电路图及其波形 图,两线圈53、54均接到一共同的中心电压Vdd,该中心电压Vdd为5伏 特,两线圈53、54亦分别透过一驱动器(driver)55a、56a接收对应的第一、 第二输入电压V1、V2。两输入电压V1、V2的相位差为90度,若以中心电 压5伏特为基准,最高峰值相距中心电压有3伏特的振幅,最低峰值相距中 心电压亦有3伏特的振幅,因此在0度到360度之间的最高至最低峰值将介 于2伏特至8伏特。第一、第二输入电压V1、V2可通过下列函数分别表示:
V1=V_cosine=5V+3V×cos(θ)
V2=V_sine=5V+3V×sin(θ)
请参考图10、图11所示,为气轴式仪表指针的另一种控制电路图及其 波形图,该种架构不须使用一固定的中心电压,故中心电压Vdd以0伏特为 基准,每一线圈53、54均是利用一组互为反相的差动电压独立控制。该组差 动电压的产生方式是在每一线圈53、54的两端均设置一驱动器55a、55b、 56a、56b,而每一线圈53、54的两驱动器55a、55b、56a、56b互为反相, 每一对驱动器55a、55b、56a、56b的输入端连接到一输入电压V1、V2。因 此输入电压V1、V2经过驱动器55a、55b、56a、56b后,即可在各线圈53、 54的两端产生一组反相的差动电压。举例而言,若使用的输入电压V1、V2 具有3伏特的振幅,则两线圈53、54所接收到的电压即以0伏特为基准而在 +3至-3伏特之间摆动,由函数表示为:
V1=V_cosine=3V×cos(θ)
V2=V_sine=3V×sin(θ)
如图12所示,于转子51外侧若再设置一归零磁铁57,则当没有电压施 加于线圈53、54上时,该归零磁铁57会与转子51上的永久磁铁互相感应而 迫使指针52转回归零位置,相对于指针52的归零位置,该归零磁铁57可设 置于任何角度,但一般会摆设在特定位置以较容易控制其特性,例如设于180 度的位置,惟即使加设归零磁铁57,仍可沿用前述的各种控制电路不需改变。
请参考图13所示,相对于使用单颗归零磁铁57,亦可利用两颗分别设 置于135度及225度的归零磁铁58、59来控制指针52归零,使用双归零磁 铁58、59的效果等同于图12的单颗磁铁57。由于归零磁铁58、59的A、B 两向量方向相反,故互相抵消,但C、D两向量为同一方向,故两者具有相 加的效果,如此一来,双归零磁铁58、59所贡献的磁场即等效于图12所示 设于180度的单颗归零磁铁57。
外加归零磁铁57、58、59虽然能让指针52回转到原始的起始位置,但 却也牺牲了当线圈53、54于外加电压时,前述指针52偏转的线性度 (linerarity),换句话说,指针52偏转角度与施加电压的强弱将不再是良好的 线性关系。
为改善前述线性度变差的问题,在美国核准公告第4,492,920号专利案 中,如专利案第二、五图所示,在原有的双线圈架构下,再额外加入一补偿 线圈(标号41)。当电压施加于该补偿线圈上,可产生一补偿磁场,该补偿 磁场与归零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极性相反。此种作法虽然可以改善线性,但是 对仪表指针而言,必须额外绕设一组线圈,不但必须花费较多的制造成本, 也使得仪表指针的整体体积及重量均因此而提高,并非是较佳的解决之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玲朱,未经林玲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