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断面型钢的制造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518.0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堂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002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面 型钢 制造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济断面型钢。
技术背景
现有的H型钢作为柱(桩)构件,虽在建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存在不能节省钢材,提高承重能力的不足。
发明内容
新断面型钢是H型钢的改进型。它是在H型钢两条腿的两端分别焊上合适厚度和宽度的副腿,成为新断面型钢。新断面型钢各种规格的尺寸确定后,用户按照尺寸焊接副腿即可。而新断面型钢一个规格各部尺寸的形成,却较费周折。下面就较小型新断面型钢说明一个规格各部尺寸的由来:第一步,制订表1即H型钢Y向与X向抗弯能力倍数表(简称《倍数表》)。H型钢型号、规格较多,各规格Y向与X向抗弯能力不相同,尤其是2∶1和3∶1型,其Y向与X向抗弯能力相差更大。新断面型钢力求其Y向和X向的抗弯能力的一致或基本一致,才能取得承重能力的最佳值。H型钢竖向承重能力与水平向抗弯能力成正比,即水平向何方抗弯能力大,竖向承重能力也大;反之越小。如同木桶容积取决于短板而不是长板一样,新断面型钢承重能力取决于弱向而不是强向。由于各型号的规格较多,表1仅列举了试验用较小的几个规格。第二步,制订表2即H型钢副腿焊上后Y向与X向升力倍数的对应表(简称《对应表》)。此表决定各种规格的新断面型钢副腿的宽度和厚度。新断面型钢的基体即H型钢可轧制可焊接,而新断面型钢的副腿因其轧制难度太大而只能焊接。不论机械自动焊还是手工焊副腿,均需一定视线,故副腿宽度有一定限制。本发明选择3∶1型新断面型钢副腿宽为腿宽的50%,2∶1型为37.5%,1∶1型为25%(见表2)。当副腿宽度为腿宽的一定比例时,逐步增加副腿厚度,新断面型钢Y向和X向均出现一定升力(升力指抗弯能力上升)。设计各种规格时,须查找《倍数表》和《对应表》,并运用本发明给出的新断面型钢计算公式a ×b≈c,式中a为《倍数表》中某规格的倍数,b为《对应表》中某栏Y向升力倍数,c为《对应表》中上述栏中X向升力倍数。国内外H型钢标准中大多是腿比腰厚,这是试验的结果。新断面型钢基体腿腰厚比经对比性试验,根据“单重相同,承重能力大为优”的原则,确定1∶1型新断面型钢腿腰同厚为优,2∶1和3∶1型新断面型钢腿比腰厚2mm为优。
新断面型钢作为柱(桩)型构件,与H型钢相比,1∶1型:单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9倍;单重减50%,承重能力仍提高4.5倍。2∶1型:单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18倍;单重减50%,承重能力仍提高9倍。3∶1型:单重相同,承重能力提高17倍;单重减50%,承重能力仍提高8.5倍。中国《湖北日报》(2007.9.14)载:世界最高钢结构建筑(高492米)中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资70亿。其钢柱不论用钢多少吨,如采用新断面型钢柱,节省钢板至少50%。钢结构工业厂房和居民住宅楼钢柱,如采用新断面型钢柱,亦可节省钢材至少50%。
新断面型钢不仅可作建筑物柱(桩)型构件,也可作构筑物杆型构件,如高压电网铁塔、电杆、风力发电机立杆等。作电网铁塔,既节省钢材,少占耕地,又提高承重能力和抗扭能力。杆型构件以锥形(上小下大)为佳。新断面结构还可用于其它金属类如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非金属类如玻璃钢、工程塑料、碳纤维等。上述材料制成的新断面型柱(桩)或杆,既节省材料,又提高承重能力和抗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断面型钢左视图,其中H为高度,B为腿宽,t1为腰厚,t2为腿厚,C为副腿宽,t3为副腿厚。
图2是本发明新断面型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设计一副1∶1型较小的新断面型钢即30×30×2×2H型钢成为新断面型钢。已知1;1型腿腰同厚为优。从《倍数表》得知其Y向比X向抗弯能力大3.8倍;再查《对应表》,先看“副腿比腿厚10mm”一栏,可知Y向升力为5倍,那就是说该H型钢焊上12mm厚,宽=30×25%=7.5mm副腿后,Y向抗弯力比X向大19(3.8×5)倍,此栏X向升力20.5倍,根据公式,略大,可。此H型钢成为新断面型钢后,承重能力提高19倍,而单重仅增加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堂,未经张海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