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环缝防砂筛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4180.0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咸银;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虎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地址: | 325800浙江省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缝防砂筛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原油开采中使用的机械防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 种圆环缝防砂筛管。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工业原油开采的机械防砂装置主要有割缝筛管、绕丝筛管 以及金属网或金属纤维复合筛管等。
割缝筛管是通过激光切割成形,最小割缝宽度为0.25mm,因此它对粉 细砂的防砂受到了限制,而且容易被井下的恶劣环境腐蚀,不耐磨,使用 寿命短。
绕丝筛管由不锈钢丝绕制而成,工艺复杂、费时费资、造价高、强度 低、精度差、下井作业困难、容易损坏。
金属网或金属纤维复合筛管易堵塞,强度低,外包径大,精度低,容 易破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环缝防砂筛管,它强度 大,精度高,耐磨、耐高温,抗腐蚀,微缝间隙可以做的很窄,防砂范围 广,渗透面积大,不易堵塞且具有自解堵功效,使用寿命长,下井作业操 作方便,是目前油气井修完井较理想的防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环缝防砂筛管,由接箍、基管、滤芯组成,接箍通过螺纹连接 在基管的端部,其特征是:所述滤芯由一个中心帽、数个过滤环、一个固 定环组成,所述各过滤环的内径尺寸由里向外依次递增,这些过滤环同轴 心地嵌套在一起,最外侧的过滤环嵌套在固定环内,中心帽嵌套在最内侧 的过滤环中,相邻的过滤环之间为间隙配合,中心帽与最内侧的过滤环之 间为间隙配合,最外侧的过滤环与固定环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滤芯嵌装 在基管侧壁上的圆孔中,滤芯表面上罩有保护盖。
所述各个过滤环的形状相同,每个过滤环的外壁呈上部大、下部小的 阶梯状,过滤环外壁的上部为锥面,过滤环外壁的下部为柱面,每个过滤 环都具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台阶面上周向均布有数个槽孔或槽沟,所述中 心帽的外壁呈上部大、下部小的阶梯状,中心帽外壁的上部为锥面,中心 帽外壁的下部为柱面。
所述基管侧壁上的圆孔为阶梯孔。所述保护盖焊接在基管侧壁上的圆 孔中。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尺寸范围是10-50mm,固定环的高度尺寸范围是 1-15mm。所述过滤环的数量范围是2-10个。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一、本产品的滤芯外形为圆柱形,基管上与之配合的镶嵌孔为圆孔, 较直槽孔和割缝槽的强度高,因而管体更能承受因井壁坍塌或缩径造成的 挤压应力,抗外压扁的能力强,滤芯由环形不锈钢部件嵌套组成,刚性高, 抗挤压能力强。
二、滤芯由多个环形不锈钢部件嵌套组成,相邻两个部件之间的微缝 间隙为圆环形,容易组装定位,配合的精度高,误差小。
三、滤芯和保护盖由304/316不锈钢制成,因而耐磨、耐高温,抗腐 蚀。
四、滤芯由多个环形不锈钢部件嵌套组成,微缝间隙由相邻的两个部 件的内径和外径的尺寸决定,而部件的内径和外径的尺寸可以任意加工, 因此,微缝间隙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整,既可以做的很宽,也可以做的很 窄,微缝间隙的范围可以是0.01-0.5mm,因而防砂范围广。
五、本产品的滤芯由多个同心的圆环组成,一环套一环,环缝密集, 周缝长,因此,渗透率高。
六、微缝间隙可以由锥面构成,外窄内宽,为喇叭形,因此,流体很 容易通过微缝间隙,不易堵塞且具有自解堵功效,使用寿命长。
七、本产品的滤芯外形为圆柱形,镶嵌在基管上的圆孔中,没有外包 径,与原基管或油套管规格相同,因此与油套管下井作业一样方便,是目 前油气井修完井较理想的防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滤芯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图4的分解图。
图7是图6的分解图。
图8是滤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滤芯的剖视图。
图10是滤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分解图。
图12是滤芯固定在基管侧壁圆孔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接箍 2基管 3滤芯 4中心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虎,未经陈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