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砖生产线窑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700.8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雪定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5191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砖生产线窑炉,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瓷砖生产线窑炉。
背景技术
瓷砖生产线窑炉可以分为预热带、氧化带、烧成带、急冷带及快速冷却带。窑炉急冷带用于对高温煅烧后成为吸水率极低的、1200℃左右高温的瓷砖进行冷却。目前,急冷带的冷风一般由外部鼓入窑炉内,用于冷却瓷砖。但是,这样一来,急冷带过多的冷风会进入到烧成带中,使烧成带温度降低,从而直接增加了窑炉烧成带内的煤气消耗。另一方面,由于助燃风机使用常温的空气用于窑炉内助燃,相对于上述热风而言,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瓷砖生产线的窑炉急冷带末端的余热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瓷砖生产线窑炉。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瓷砖生产线窑炉,包括急冷带和助燃风机。所述急冷带末端装备有抽热风管,该抽热风管与所述助燃风机的进风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助然风机上还设有变频器。变频器的作用是把工频频率变换为用户所需要频率。窑炉在运行中必须控制零压面在合理位置,而此种状态是通过风机来实现的。未装变频器的助燃风机是在工频下工作的,要实现零压面在合理位置,就必须通过关小风管闸板来实现。这样一来,就造成管路阻力增加,能耗升高;而安装变频器的助燃风机可通过降低频率、降低转速(不必关小风管闸板)来控制零压面在合理位置,频率低、转速低、阻力小,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地,急冷带还设有不锈钢抽风罩。该不锈钢抽风罩与抽热风管相连,通过助燃风机的抽力,将230℃的热风收集起来,送去助燃。
进一步地,所述助燃风机的风叶为不锈钢风叶。普通风叶采用的是碳素钢或锰钢材料。不锈钢风叶采用的是不绣钢材料。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风叶能承受更高的温度而不会变形,可以获得运行中的平稳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瓷砖生产线窑炉,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烟气的排放,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瓷砖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瓷砖生产线窑炉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瓷砖生产线窑炉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急冷带、2-助燃风机、3-急冷风进口、4-抽热风管、5-变频器、6-不锈钢抽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瓷砖生产线窑炉,其急冷带1末端设有抽热风管4。急冷风通过急冷风进口3进入急冷带1后,从急冷带1末端出来时已经是具有200℃-230℃左右的热风。上述热风通过抽热风管4输出后送入助燃风机2,由助燃风机2将其鼓入窑炉内帮助燃烧,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是因为进入助燃风机助燃的空气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初始温度,进入助燃风机的空气在助燃的过程中吸收的热能会少很多;并且急冷风在刚经过急冷带后就被抽出,从而避免了大量冷风进入窑内而消耗过多的煤气。急冷带1设有不锈钢抽风罩6。该不锈钢抽风罩6与抽热风管4相连接,用于收集急冷带末端的具有200℃-230℃左右的热风,然后由助燃风机2鼓入窑炉内。所述助燃风机2的风叶为不锈钢风叶,其上设有变频器5,以降低系统阻力,节约风机耗电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瓷砖生产线窑炉,其节能效果主要体现在:(1)由于从急冷带末端抽出急冷风,从而避免了大量冷风进入窑内而消耗过多的煤气,此一部分可节约7%左右的煤耗;(2)抽出来的200℃-230℃左右的热风作为助燃风鼓入窑炉内帮助燃烧,又可节约7%左右的煤耗;(3)由于上述(1)和(2)的作用降低了煤耗,从而可以适当降低原有助燃风的给入量,保持较低的空气过剩系数,此一部分可节约6%左右的煤耗;(4)大幅度减少了烟气排放量,从而降低了排烟风机的负荷,每台排烟风机可节约10A到30A的电流,节电率为12%左右;(5)由于减少了烟气排放量,窑内正压也显著减小,从而降低了辊棒消耗及延长了窑炉使用寿命。具体数据可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雪定,未经杨雪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