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5277.3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聪;黄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H04N9/7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影像信号补偿技术,特别是涉及一 种可提高液晶面板亮度均匀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尺寸加大,加上高低压端温度及灯管亮度的影响,使得 面板在低灰度时,肉眼即可观察到面板两旁偏亮但面板中央偏暗的现 象,亦即在低灰度时面板亮度的均匀度明显不佳;而随着面板尺寸与 分辨率的增加、工艺元件间距(cell gap)不均匀的变化、帧频率(frame rate)的提高(120Hz),使得数据量增加、数据可以处理的时间缩短以 及面板内阻容式负载(resistive-capacitive loading,RC loading)对于信 号失真的影响更显严重,造成面板亮度均匀度不佳的现象更为明显。
先前针对此现象,光学工程师仅能就扫描波型作特殊变形,如通 过降低正栅极电压(gate high-voltage,VGH)和砍角来降低扫描波型的 高度,让双边扫描驱动输入端的充电不足以降低亮度,减少低灰度时 面板两旁偏亮的现象,但面板中央与两旁的亮度仍无可避免地存有一 定差异;而这样的方式也会间接影响到中间区域的充电,因为一般而 言,正栅极电压越大则薄膜晶体管漏极电流越大,充电速度也就越快, 比较不会有充电不足或是降低透射率的现象发生,因此若降低正栅极 电压,可能会造成中间区域的充电不足;所以为了不对整体透射率造 成太大影响,降低正栅极电压和砍角仍有一定极限。
另外,一般亦会针对白平衡与过驱动作调整,但由于仅以一组白 平衡码与一组过驱动值来调整整个面板的亮度,并无法由此调整增进 面板整体的亮度均匀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困扰,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 动方法,以改善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 针对各数据线提供不同的加权后白平衡码和加权后过驱动值,并结合 使用相同或不同电阻的驱动单元,对输入每一像素单元的影像信号作 亮度调整,以解决面板亮度均匀度不佳的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 不需牺牲正栅极电压对于薄膜晶体管漏极电流充电速度的贡献,可以 提高正栅极电压,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不会因为充电不足而影响透 射率的表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 于调整提供给液晶面板的多个影像信号,所述影像信号经过多个驱动 单元及与其相连的多个数据线传送到所述液晶面板内的多个像素单 元,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白平衡码;
(b)赋予所述白平衡码不同的多个第一权重值,得到多个加权后白 平衡码;
(c)提供过驱动值;
(d)赋予所述过驱动值不同的多个第二权重值,得到多个加权后过 驱动值,其中所述第二权重值对应于所述加权后白平衡码;以及
(e)选取每一所述数据线所需的所述加权后白平衡码及所述加权后 过驱动值后,输出到所述驱动单元,用于调整输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 的所述影像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 于调整提供给液晶面板的多个影像信号,所述影像信号经过多个驱动 单元及与其相连的多个数据线传送到所述液晶面板内的多个像素单 元,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白平衡码;
赋予所述白平衡码不同的多个第一权重值,得到多个加权后白平 衡码;
提供过驱动值;
赋予所述过驱动值不同的多个第二权重值,得到结合所述加权后 白平衡码的多个加权后过驱动值,送至多任务器;以及
使用线路选取单元,自所述多任务器选取每一所述数据线所需的 所述加权后白平衡码及所述加权后过驱动值后,输出到所述驱动单 元,用于调整输入每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影像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 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驱动单元及与其相 连的多个数据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影像信号;
根据所述影像信号,得到白平衡影像信号;
针对不同所述数据线的位置,将所述白平衡影像信号改变为加权 后白平衡影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