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597.9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龙;方建兴;曹培英;陈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码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由同轴缆线制成的天线。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之无线通信技术,在使用上有不需要接线材,即 可达到与远程装置沟通的效果。因此具有便于移动的优点,使得利用无线通信 技术的产品种类与日俱增,例如行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等。而这些产品由于 使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因此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的天线成为了必要的装置。目 前天线主要分为外露于装置外的天线与内建于装置内的天线,而由于外露于装 置外的天线,除了影响产品体积大小与美观外,也有着容易受到外力撞击而折 弯、折断的缺点。因此内建式天线已成为一种趋势。
请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内建式天线。此天线是一种倒F型天线,具 有天线辐射部1、与该辐射天线间隔相对的接地元件2、位于两者间的导电接 脚3与信号馈入部4。导电接脚3衔接天线辐射部1的一端至接地元件2,以 作为导地接脚。信号馈入部4设置于天线辐射部1的两端间的中间位置,接收 来自信号线5馈入的信号。天线辐射部1中于信号馈入部4右侧部分的长度, 约等于四分之一波长。因此可发出一特定频率(f=c/λ)的电磁波,也可感 应此频率的电磁波信号,并将感应的信号经由信号馈入部4传递至信号线5 导出。
现有技术的倒F型天线需以天线辐射部1与接地元件2作为收发辐射信号 以及信号接地的作用,同时需以两独立并列的导电接脚3与信号馈入部4来作 为导地与接收馈入信号的用途,致使构件较繁多,在设计成本上不易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线,用以简化现有技术的倒F 型天线构件繁复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天线,包含有同轴缆线与接地元件。同轴缆线包含有芯线、 绝缘层与金属层。芯线的一端呈现弯折形状,其中弯折形状的芯线区分成信号 馈入部与天线辐射部,由信号馈入部馈入信号至天线辐射部,再由天线辐射部 无线发送信号。绝缘层包覆于芯在线,且裸露出弯折形状的芯线。金属层包覆 于绝缘层上,用以作为信号接地。接地元件连接靠近于芯线呈现弯折形状的一 端的该金属层,以作为金属层的延伸,其中接地元件具有延伸部,且延伸部连 接天线辐射部,以作为导电接脚。
本发明所揭露的天线,除了将同轴缆线的芯线当成信号馈入部直接馈入信 号外,并将同轴缆线的芯线折弯以替代天线辐射部来达到收发辐射信号的功 能,同时在靠近同轴缆线的折弯芯线一端的金属层上连接有一接地元件,用以 作为接地延伸,且接地元件具有一延伸部以连接天线辐射部,来达到信号接地 的功能。本发明利用同轴缆线的芯线来作为天线的辐射元件,包括有信号馈入 部与天线辐射部的功能,同时可配合所需的辐射元件的形状而弯折和/或重迭, 进而形成所需类型的天线,以简化天线的构件而降低天线设计的复杂度,同时 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内建式天线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天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天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天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天线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天线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12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图6B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37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图6C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62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图6D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12MHz时所量得的垂直极化 量测图形;
图6E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37MHz时所量得的垂直极化 量测图形;
图6F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2462MHz时所量得的垂直极化 量测图形;
图7A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4900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图7B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5150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图7C为本发明的天线第四实施例在频率为5350MHz时所量得的水平极化 量测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码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码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