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其散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954.1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房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2 | 分类号: | F28F1/12;F28D7/16;F25B3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及其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散热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流体间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等领域。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目前,一种比较典型的热交换器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集液管11、第二集液管12,两者通常可以竖直地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多根大体上平行设置的散热管13。第一集液管11和第二集液管12相对应的管壁上各设有多个散热管接口(图中未示出),散热管13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散热管接口插装入所述第一集液管11与第二集液管12中,从而将两者连通。
为了尽可能充分地实现热交换,可以在第一集液管11和/或第二集液管12中设置若干横向隔板(图中未示出),从而可以将热交换器1中的换热介质流通通道设为弯折的蛇形;所述换热介质因此可以在各条散热管13中横向流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在相邻的散热管13之间设置散热翅片14。
外部空气自热交换器1的一侧(进风侧)流经上述散热管13以及散热翅片14的表面,经过热交换之后上述外部空气自热交换器1的另一侧(排风侧)流出。
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散热管13通常为扁形管,其上表面131可以大体上保持水平;散热管13具有适当的厚度,其侧壁132位于排风侧(图2中空心箭头指示的方向为外部空气进入热交换器1的方向);散热管13的内腔可以进一步被分隔为多个相互平行的小腔室133,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换热效果。
然而,上述散热管13及其所应用的热交换器1存在出风带水的缺点。具体地说,在散热管23的表面温度低于外部空气的露点温度的情况下(比如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时),流经散热管23外表面的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遇冷凝结成大量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分散于散热管13的表面,并在外部空气的吹动下顺着进风方向流动,最终沿着散热管13排风侧的侧壁132落下。同理,散热翅片14上也将形成大量凝结水,这些凝结水将沿着形成于相邻的散热翅片14之间的“V”形槽流动,其流动方向同样与进风方向相同;最终,散热翅片14之间的冷凝水也将自各上述“V”形槽流出,进而较为分散地沿着散热管13排风侧的侧壁132落下。
无论是形成于散热管13表面的冷凝水还是形成于散热翅片14之间的冷凝水,在下落时都较为分散,因而极易由自热交换器1中排出的空气带出,导致上述出风带水现象。
因此,如何有效减轻热交换器的出风带水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出风带水现象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热交换器的散热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散热管,用于在流经其内腔的换热介质和流经其外表面的外部空气之间传导热量,所述散热管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部空气的进风方向相交。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直条形凹槽,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散热管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凹槽靠近所述散热管的排风侧。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包括多条所述凹槽,各凹槽大体沿同一直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凹槽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或者上底较宽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散热管排风侧的豁口。
优选地,所述凹槽具有至少一个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两端分别开设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以及所述散热管排风侧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所述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根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管。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大体相平行地设置,且各散热管之间设有散热翅片;在所述外部空气的进风方向上,所述散热翅片排风侧的边缘与所述凹槽相错离,从而使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散热翅片外侧。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热交换器的散热管,其上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部空气的进风方向相交。因此,在外部空气的吹动下向散热管的排风侧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散热管表面以及所述热交换器的散热翅片之间的冷凝水将首先进入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凹槽中不断汇集;当所述凹槽中充满冷凝水时,由于表面张力及粘滞力的作用,所述冷凝水将自某个位置以大股水流的形式流下,这样上述冷凝水在下降过程中较为集中,穿过所述热交换器的外部空气很难将冷凝水带出,能够有效地减少出风带水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蒸汽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柏竹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