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6153.7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树之;中西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中使用的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电话与汽车导航系统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不断发展。伴随于此,下述的设备正在增加。即,为了进行设备的各功能的切换,通过在液晶等显示元件的前面安装的透光性触摸屏,使用者一边对背面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对触摸屏进行按压操作。在这样的设备中,希望利用视觉确认性优越、操作可靠的触摸屏。
参照图3,对这样的现有触摸屏进行说明。图3是现有的触摸屏的剖视图。此外,为了容易分辨结构,图中将厚度方向的尺寸放大后进行显示。这样的触摸屏具有透光性的上基板51、下基板52。在上基板51的下面形成有铟锡氧化物等透光性的上导电层53,在下基板52的上面同样形成有下导电层54。
在下导电层54的上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多个点状隔离物(dot spacer)(未图示)。在上导电层53的两端形成有一对上电极(未图示),在下导电层54的两端形成有与上电极垂直方向的一对下电极(未图示)。
在上基板51与下基板52之间的外周形成有框状的隔离物55。上基板51与下基板52在他们的外周通过涂敷形成在隔离物55的上下面或单面上的粘接层(未图示)而被贴合在一起。由此,上导电层53和下导电层54被配置成隔着规定的间隙而对置,构成了触摸屏。
这样构成的触摸屏被配置在液晶等显示元件的前面,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57的窗框部57A。并且,一对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布线基板等与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连接。
在以上构成中,若使用者根据触摸屏背面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来用手指或笔等对上基板51的上面进行按压操作,则上基板51发生挠曲,使得被按压处的上导电层53和下导电层54接触。然后,从电子电路向上电极和下电极依次施加电压。根据这些电极之间的电压比,由电子电路来检测被按压处,进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切换。
另外,此时,在如箭头C所示那样对上基板51的上面的中间部进行按压的情况下并不会产生故障。而在使用者对右或左端部进行按压操作时,例如,有时会如箭头D所示那样错误地对框体57的上面进行按压。在对窗框部57A施加强力时,窗框部57A的端部会向下方变形,使上基板51的端部挠曲,在隔离物55的内缘部附近上导电层53与下导电层54接触。
或者,在上基板51的端部上面与窗框部57A的下面之间附着有比较大的灰尘等异物时,会因异物而上基板51被按压发生挠曲。因此,上导电层53的端部会与下导电层54接触。因上述这些理由,即使在上导电层53的端部与下导电层54接触的情况下,电子电路也会误检测为触摸屏被按压操作,有时会导致电子设备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不存在误操作、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的触摸屏。本发明的触摸屏具有:上基板、上导电层、一对上电极、下基板、下导电层、一对下电极和框状隔离物。上导电层、上电极设置在上基板上,上电极分别从上导电层的两端伸出。下导电层、下电极设置在下基板上,下导电层与上导电层隔着规定的间隙对置。下电极沿着与上电极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从下导电层的两端伸出。隔离物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形成在上基板与下基板的外周。并且,在上基板的设置有上导电层的面上于隔离物的内缘部附近设置有第一独立部,该第一独立部沿着与上电极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与上导电层绝缘。以及/或者,在下基板的设置有下导电层的面上于隔离物的内缘部附近设置有第二独立部,该第二独立部沿着与下电极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与下导电层绝缘。在该触摸屏中,即使因对端部施加的力而上基板挠曲,按压处也不会被检测。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摸屏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现有的触摸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这些图中的剖视图中为了容易分辨结构而将厚度方向的尺寸放大进行显示。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屏的剖视图。图2是上述触摸屏的分解立体图。该触摸屏具有透光性的上基板1、下基板2。上基板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玻璃等形成。下基板2由玻璃或丙烯酸、聚碳酸酯等形成。上基板1的下面通过溅射法等形成有氧化铟锡等透光性的上导电层3,在下基板2的下面同样形成有下导电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火药为燃料的内燃机气缸装置
- 下一篇:位置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