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句构件装置、构件制作和基于该构件的母语读外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6229.6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根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2广东省惠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句 构件 装置 制作 基于 母语 外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语言的处理或转换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文本转换的装置和 方法;即语句构件装置、语句构件制作方法以及基于语句构件的母语读外文的文本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代表是机器翻译、是技术难度的至高点。它的操作对象是文 本文件,由计算机的文字处理技术所产生。现有的文字处理技术是把各种语言文字的字符进 行编码,然后利用字符代码(内码)生成文本文件。缺点是如此产生的计算机文本文件和纸 上的文件一样,只能供各自语种的人们读写、交流。因而不同语种的人们必须借助翻译。
机器翻译如《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冯志伟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出 版,其中第八章第一节机器翻译。全文详细阐述了19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阿尔楚尼提 出用机器来进行语言翻译的想法开始;到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同年就开始了机器 翻译的研究,并一时兴旺起来;1966年11月美国科学院的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公布了 题为“语言与机器(ALPAC)”的报告,否定了机器翻译并指出机器翻译遇到了难以克服的 “语义障碍”;继后机器翻译出现的空前萧条;1970-1976年复苏;以至1976年后的繁荣等等, 洋洋两万言,最后指出“1964年,美国ALPAC报告指出的机器翻译遇到的‘语义障碍’至 今仍然存在,机器翻译技术至今似乎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用化和商 品化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大众软件,2004年第二期,作者王槊,采访业界多位专家后报道,《机器翻译,路在何 方》一文中写道:“目前的机器翻译主要有两种形式,MT和TM。MT(machine translation) 就是我们常见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软件,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帮助英文不好的用户提供翻译 参考,但准确性不高。MT的关键技术有4个方面:单词分析、语法分析、意义分析和文理分 析。它的工作过程是,先把语句分成几个单词,通过存放于机器数据库内的电子字典查清词 义,根据语法规则分析语句的意思,并把它变换成概念构造,然后借助语言模型生成目标语 言。尽管从原理上来看,要实现这一系列步骤并不困难,但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和多样化,以 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要做到不同语种间正确互译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 么现在的机器翻译软件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翻译出来的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 TM(Translation Memory,翻译记忆),主要面向专业翻译人员和机构设计,以翻译记忆和人 机交互为核心,要求使用者具备独立的翻译能力。TM的原理是基于数据库,将翻译过的所有 材料以句子为单位存入数据库。翻译时系统自动对电子文档进行分析,100%匹配的句子可以 自动替换,部分匹配的句子可根据匹配度提出翻译建议,新句子则通过系统提供的翻译建议 进行人工翻译。科学研究表明,翻译中的重复工作量约为30%,TM翻译软件使″相同的句子永 远不需要翻译第二遍″,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70%还得靠人工…。最后作者指出:“机 器翻译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硬伤。目前不仅在中国,整个世界范围内机器翻 译技术都没有很大的突破。试图用机器通过有限的规则和语料提高翻译准确性,在短期内无 法实现。在语言智能化研究理论不成熟的情况下,MT软件研究在技术上碰到瓶颈,无法解决 一个单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词义选择问题,同样也无法在复杂多变的语境中正确选择语法 规则,因此,翻译水平无法实现明显提高。”
现有技术既然如此,希望在于另辟蹊径!
本发明人认为,对于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来说,语法、语音、词汇不同不是难题, 关键是不同自然语言的字、词、句表意不对等,也不统一;只好让计算机要象人一样理解分 析它,致使“‘语义障碍’至今仍然存在,翻译出来的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句型构件理论(本发明人的发现,末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根,未经刘树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