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的吹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6231.3 | 申请日: | 200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士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士庆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A62C25/00;A01G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8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机 动力 吹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园林清扫,道路吹雪,对林区,草原吹风灭火的园林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吹风机,其动力均为单缸汽油机,排量小,工作效率低。为此设计出一种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的吹风机,同时增加了输液装置。
其特点是:排量大,在吹风的同时还可以吹出液体,大大提高了对园林清扫。对道路吹雪。对林区,草原吹风灭火的效率。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状况设计出一种大排量汽油机吹风机,即: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的吹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汽油机排量大,性能好,工作平稳,还可以在吹风的同时吹出液体,从而提高了对园林清扫,对道路吹雪,对林区,对草原吹风灭火的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种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的吹风机。包括:
吹风机的动力装置,吹风部分,支架部分,输风装置及输液装置五大部分。
一.吹风机的动力装置:即双缸汽油机。
1.由一个起动器,曲轴箱体及两个缸体,减压阀,消音器,导风罩等组成的双缸汽油机机体总成。
2.由一个磁电机,两个火花塞等组成的点火装置。
3.由一个油箱,空气滤清器,化油器等组成的供给系统。
4.由一个油门开关,停机开关,操作手柄等组成的控置系统。
二.吹风部分:
由叶轮和吹风机壳体等组成。
三.支架部分:
由吹风机支架及双肩背带等组成。
四.输风装置:
由弯管,软管,直管及喷头等组成。
五.输液装置:
由液体箱,输液管及输液开关等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隐去输液装置的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隐去输液装置和导风罩的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吹风机的动力装置,吹风部分,支架部分,输风装置及输液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吹风机支架(1)的正面及底面分别装有吹风机壳体(9)及油箱(2),两个肩背带(17)挂在吹风机支架(1)上。在吹风机壳体(9)上装有双缸汽油机的曲轴箱体(22)及导风罩(7)。
如图3所示:在吹风机壳体(9)的上方装有液体箱(25)箱底部装有输液管(24)及输液开关(23)。在吹风机壳体(9)的出口处连接有弯管(10)软管(11)直管(12)及喷头(13)。输液管(24)的出口与喷头(13)内孔想通。
如图1-图3所示:双缸汽油机曲轴箱体(22)上面固定有起动器(5),侧面分别与两个装有火花塞(3)的汽缸体(20)固定在一起,两个减压阀(4)消音器(21)分别与两个汽缸体(20)固定在一起。
磁电机定子(18)固定在双缸汽油机的曲轴箱体(22)上。
装有空气滤清器(8)的化油器(26)固定在双缸汽油机曲轴箱体(22)的进气口上。吹风机壳体(9)内的叶轮固定在磁电机转子(19)上,磁电机转子(19)固定在曲轴上。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打开油门开关(14)和停机开关(15)用手拉动起动器手柄(6),在起动器(5)的作用下,曲轴开始旋转,带动两个汽缸体(20)内的两个活塞往复运动,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8)与经过化油器(26)的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可燃气,并经曲轴箱体(22)分别进入两个汽缸体(20)内,在磁电机的作用下,两个火花塞(3)分别点燃两个汽缸体(20)内的已压缩可燃气,推动曲轴旋转。由于磁电机转子(19)固定在曲轴上,叶轮固定在磁电机转子(19)上,所以,吹风机叶轮也随之转动,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风机壳(9)的出口处经过弯管(10)软管(11)直管(12)由喷头(13)吹出。
打开输液开关(23)液体从液体箱(25)经输液管(24)到喷头(13)吹出。输液开关(23)用来控置液体的流量。
油门开关(14)用来控制化油器(26)的进油量,以达到控制转速的目地。
停机开关(15)通过点火线路的结合与断开,达到开停机的目地。
为便于起动,在双缸汽油机的两个汽缸体(20)上均装有减压阀(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士庆,未经孙士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