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头及印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6587.7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光平;中岛聪;小薮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325 | 分类号: | B41J2/325;B41J2/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头及印字装置,其对利用热能而反应的热敏纸选择性地进行加热,由此进行印字。
背景技术
作为印字装置的一种,公知的有热敏印字机。热敏印字机具备在陶瓷基板上直线地配置有通过通电而选择性地发热的微小发热体的热敏头。该热敏头采用了通过选择性地熔融热敏纸的发色层上含有的发色剂而在热敏纸上印字的热敏发色方式。在利用该热敏发色方式进行印字的热敏头中,如下述特许文献1所述,作为蓄热层发挥功能的釉层设置于微小发热体的下部。釉层有:在陶瓷基板的大致整个面形成釉层的平面釉类型、和限定于微小发热体的周边部而成膜的局部釉类型两种。近年来,在使微小发热体高速响应而高速印字的情况下,高速散热性优异,因此广泛采用能够避免因微小发热体的残留热而产生拖尾现象的局部釉类型。
另外,热敏纸的构成为,在纤维质的基纸上积层有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还积层有发色层。底涂层具有提高热敏纸的平滑度的功能,还有冷却而固定已熔融的发色剂的功能。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37317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公知的是,作为廉价的热敏纸,多采用不具备底涂层的热敏纸,熔融的发色剂在冷却固定前被分离,发色剂熔融物等的印字沉淀物例如附着于与釉层上的微小发热体邻接的台阶区域而堆积。这样的印字沉淀物如图8所示,表示印字浓度的OD(Optical Density)值随着附着量增大而降低,印字变薄,因此,存在印字品质降低的问题。另外,所述的打印机希望是紧凑型的,必须尽可能抑制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其具备:热敏头,其对热敏纸进行印字;辊,其经由所述热敏纸与所述热敏头对置配置,且输送所述热敏纸,所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头具备:基板;蓄热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板的局部,蓄积流入的热;发热体,其形成于所述蓄热层上,熔融所述热敏纸含有的发色剂,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比所述蓄热层上的中心靠热敏纸输送方向上游侧。
根据该发明,发热体配置于比蓄热层的中心靠热敏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由发热体加热的热敏纸一边与蓄热层接触一边徐徐冷却,从而,在热敏纸中含有的发色剂从熔融状态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印字沉淀物徐徐生成,并且,印字沉淀物不会附着于一个部位而堆积,因此可以避免由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的降低。另外,由于蓄热层自身的大小不变化,因此能够维持现有的打印机的尺寸,并且能够抑制成本。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发热体的热敏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所述蓄热层上,形成有与所述热敏纸抵接的平行于所述基板的面。由此,由于可以从热敏纸更平滑地脱离,因此,印字沉淀物不会附着于一个部位而堆积,从而可以避免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的降低。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的宽度为1.5mm以上。通过在该值的范围内构成,适度的蓄热效果和印字沉淀物的附着量降低,能够在品质不劣化的情况下进行印字。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的厚度为一定。由此,由发热体加热的热敏纸的发色层面一边与蓄热层上可靠地接触一边徐徐冷却,因此可以实现能高速印字且维持印字品质的印字装置。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在与所述热敏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由此,可以实现能高速印字且维持印字品质的印字装置。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配置为,通过所述辊的轴中心的相对于所述热敏头的基板的垂线和所述热敏头交叉的位置位于比形成有所述发热体的位置靠所述热敏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由此,可以提高印字沉淀物的除去效果,可以避免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印字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盖框架打开状态的打印机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3是盖框架关闭状态的打印机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4是打印机机构部的侧剖面图;
图5是从打印机机构部的侧面方向看到的热敏头的图;
图6(a)是从压纸卷轴方向看到的热敏头的俯视图,(b)是热敏头的剖面图,(c)是另一例的热敏头的剖面图;
图7(a)是表示印字像的拖尾量相对于釉层厚度的倾向的图,(b)是表示印字沉淀物的附着量相对于釉层体积的倾向的图,(c)是表示印字附着量相对于釉层宽度的倾向的图;
图8是表示印字浓度相对于印字沉淀物附着量的倾向的图。
符号说明
1、打印机
2、面板
3、上壳体
4、下壳体
5、上部盖
6、刀具盖
7、开放按钮
8、打印机机构部
9、盖开放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