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6668.7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星;林小军;王兆欣;徐逸杰;陶淘;何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电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有关通信的场合。光通信的主要形式是由光信号承载信息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到达传输目的地,然后利用光电收发装置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供传输目的地获取信息。由于光纤是低损耗的良好传输介质,在光通信中,主要的传输损耗发生在光电收发装置收发光信号的过程中,即光纤与光电收发装置的耦合效率对光通信的损耗具有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电封装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纤与光电收发装置间的耦合效率和增加装配时的公差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封装结构,包括衬底及安装在衬底上的光电收发装置,所述衬底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光纤的光纤支架,所述光纤支架贴近所述光电收发装置并在靠近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光纤被紧固在所述沟槽中,且光纤端面位于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上方,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夹角不大于60度,所述光纤端面到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垂直距离小于3毫米。
优选的,该夹角为30度到45度。
所述沟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U”形或矩形。
所述倾斜面在靠近光纤支架的上侧面处还设置有一凹陷区,紧固在所述沟槽中的所述光纤经过所述凹陷区延伸到光纤支架的上侧面。
所述的光电封装结构,还包括透明护罩,所述透明护罩覆盖在所述倾斜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电封装结构,包括衬底及安装在衬底上的光电收发装置,所述衬底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光纤的光纤支架,所述光纤支架贴近所述光电收发装置并在靠近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承载有一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上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光纤被紧固在所述沟槽中,且光纤端面位于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上方,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夹角不大于60度,所述光纤端面到所述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的垂直距离小于3毫米。
所述定位台为一硅片或玻璃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光纤支架靠近光电收发装置并在光纤支架上设置倾斜面,将光纤紧固在倾斜面上的沟槽中,从而使得光纤以一定角度尽可能地靠近光电收发装置的光收发面,达到了提高光纤和光电收发装置间的耦合效率的目的,整个耦合系统不需要透镜,设计紧凑,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在倾斜面上设置一凹陷区,可以对光纤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电封装结构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电封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电封装结构中的光纤支架承载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电封装结构中的光纤支架及其承载的光纤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应用例中,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光电封装结构1安装在PCB板(印刷电路板)2上,由此构成的高速光电转换器可以接入到各种信号接入装置3中,例如可能的一种信号接入装置3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显然,信号接入装置并不限定于此,同样可以是其它种类的信号接入装置以将经高速光电转换器转换的信号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