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拾光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7671.0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雅树;小松泉;武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G11B7/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头 装置 | ||
1、一种拾光头装置,具有:出射第1激光的第1激光源、出射波长与该第1激光不同的第2激光的第2激光源、以及使这些第1激光和第2激光在光记录介质上作为椭圆形光斑聚焦用的共用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1和第2激光引导到所述物镜的公共光路上,配置将这些第1和第2激光从线偏振变换成圆偏振用的偏振变换元件,
在所述第1激光源至所述公共光路的所述第1激光的光路上,配置调整该第1激光的偏振面方向用的1/2波长片,
将所述第2激光源配置成在光轴周围进行调整后的状态,使得光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所述第2激光的椭圆形光斑的长轴方向与光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预先决定的第2角度,使得对所述偏振变换元件入射的所述第2激光的偏振面方向为规定方向,并且将线偏振变换成圆偏振,
将所述第1激光源配置成在光轴周围进行调整后的状态,使得光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所述第1激光的椭圆形光斑的长轴方向与光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形成的角度为预先决定的第1角度,
利用所述1/2波长片将从该第1激光源入射到所述偏振变换元件的所述第1激光的偏振方向调整成规定方向,并且将线偏振变换成圆偏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变换元件是将所述第1和第2激光全反射到所述物镜的调升镜,
将该调升镜的反射膜设定成所述第1和第2激光反射时的相位差为π(2n+1)/2(n=0、1、2、3、……),并且
以偏振面方向对竖立在该反射面的包含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的垂直面倾斜45度的状态,使所述第1和第2激光入射到该调升镜的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在光记录介质上反射并通过所述公共光路返回的所述第1和第2激光的各返回光分量进行感光用的感光元件、以及
为了将所述第1和第2激光引导到所述公共光路并将通过该公共光路返回的所述返回光分量引导到所述感光元件而配置的平行平板型的第1分束镜和平行平板型的第2分束镜,
使所述第1激光源出射的所述第1激光,由所述第1分束镜从倾斜方向局部透射并引导到所述物镜,
使所述第2激光源出射的所述第2激光,由所述第2分束镜和所述第1分束镜依次反射并引导到所述物镜,
使所述第1激光和所述第2激光的各返回光分量,由所述第1分束镜反射并引导到所述第2分束镜,使其穿透该第2分束镜并引导到所述感光元件,以及
利用配置在所述第1激光源与所述第1分束镜之间的像差校正透镜,校正所述第1激光穿透所述第1分束镜时产生的像差。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复曲面透镜,作为所述像差校正透镜。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激光源和所述像差校正透镜以对准双方的位置的对位状态固定在共用的座上,构成光源单元。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配备所述第1激光源的所述光源单元加以3维位置调整后,固定在装置框架,并将所述第2激光源以在其光轴周围进行位置调整的状态固定在所述装置框架,使得所述第2激光的偏振面方向为以45度入射到所述调升镜的反射面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激光源至所述公共光路的所述第1激光的光路上,配置将该激光分离成3光束用的衍射光栅,
与该衍射光栅合为一体地形成所述1/2波长片,并利用所述1/2波长片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第1激光的偏振面方向以45度入射到所述调升镜的反射面。
8、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拾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激光是用于CD系统光盘的波长为780纳米波段的激光,
所述第2激光是用于DVD系统光盘的波长为650纳米波段的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GPS控制系统
- 下一篇:LED光源装置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