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窗装置的框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7935.2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塚本宏行;伊东良和;田村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043 | 分类号: | B60J7/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利用前框的排水槽使侧框的排水槽相互连通的天窗装置的框。
背景技术
作为机动车用天窗装置的框,公知有如下结构的框:在固定车顶的左右两侧部延伸设置侧框,并且利用在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前框将这些左右侧框的前端彼此连接起来,所述侧框通过铝合金材料的挤压加工一并形成导轨、保持槽以及排水槽,该导轨用于使支撑滑动面板的滑动件滑动,该保持槽用于驱动滑动件的推拉线缆贯穿,该排水槽用于将雨水等排出到车外。在该现有的框结构中,在前框上形成排水槽,左右侧框的排水槽的前端敞开于前框的排水槽内,由此,经由前框的排水槽使左右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公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外滑式天窗装置:在固定车顶上向后方拉出向后上方上倾的滑动面板(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形式的天窗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开口面积,优选增大在导轨上滑动的滑动件向前方移动的限度。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7-040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03-096915号公报
然而,为了向前方扩大滑动件的移动限度,需要使导轨进一步向前方延伸,但是,若左右侧框的排水槽敞开于前框的排水槽内的现有结构,则在固定车顶内的设置空间的安排方面,难以使侧框整体进一步向前方延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消除这种现有技术的不良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装置的框,该天窗装置的框构成为,能够使导轨超出以前地向前方延伸,而不妨碍前框的排水槽和侧框的排水槽的连通。
为了解决这种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天窗装置的框,该天窗装置的框具有:左右一对侧框4,所述侧框4与导轨11以及侧部排水槽12一体成型,所述导轨11将滑动面板3支撑为在车身的前后方向移动自如,所述侧部排水槽12在该导轨的外侧沿着该导轨延伸设置;和前框5,在所述前框5上形成有前部排水槽13,该天窗装置的框利用前框使侧框的前端之间相互连接起来,并且使侧部排水槽端部敞开于前部排水槽内,其中,导轨在前部排水槽上延伸出来,在前框的前缘形成有用于载置该导轨前端的凹部16,在导轨前端和凹部之间夹装作为支撑部件的支架17。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在侧部排水槽的侧方一体成型了中空闭合截面部18,使该中空闭合截面部的前端面敞开于前部排水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这种结构,因为前部排水槽钻过导轨的下方并延伸到侧框外侧,能够使侧部排水槽开口于所述前部排水槽,所以,既能够确保前部排水槽和侧部排水槽之间的连通,又能够使侧框的导轨进一步向前方延伸以扩大滑动面板的开口面积。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的结构,因为能够将用于增强刚性的中空闭合截面部用作排水槽,所以,能够增大侧部排水槽的容量,而不招致导轨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装置的车顶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框和前框的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天窗框的一侧的组装立体图。
图4是支架安装部的纵剖面图。
标号说明
3:滑动面板;4:侧框;5:前框;11:导轨;12:侧部排水槽;13:前部排水槽;16:凹部;17:支架(holder);18:中空闭合截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机动车车顶的概要。在该机动车的固定车顶1上形成有呈大致矩形的开口2。而且,在该开口2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例如由板玻璃等构成的滑动面板3。
在固定车顶1的开口2的左右两侧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将滑动面板3的左右侧端支撑为前后移动自如的左右一对侧框4。这些左右侧框4从沿着开口2的左右两侧缘的部分延伸到固定车顶1的后部,通过螺旋夹等将延伸设置在该左右侧端缘上的凸缘4a(图2)的适当部位固定在设置于固定车顶1内表面上的加固构件(未图示)上。而且,通过铆钉紧固等,将这些左右侧框4的前端与沿着开口2的前缘在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前框5的侧端部接合起来。
在固定车顶1的后部内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配设有使用了带减速器的电动机的驱动装置6。在该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上以齿条齿轮式啮合推拉线缆7的中间部,将驱动装置6的旋转力转换为推拉线缆7的直线移动力,由此,对滑动面板3赋予开闭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