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乘式车辆、动力单元和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8070.1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浅冈亮介;青木弘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M9/06 | 分类号: | B62M9/06;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乘式 车辆 动力 单元 无级 变速器 | ||
1.一种跨乘式车辆,设置有发动机、无级变速器和控制设备,所述发动机具有响应于加速器操作构件而受到控制的输出,所述无级变速器连接到所述发动机,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所述跨乘式车辆的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切换操作构件,其中
在所述控制设备中设定多个驱动模式,并且
所述控制设备执行:
第一控制,其在所述发动机起动之前将所述驱动模式切换为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中已经被预先确定的确定驱动模式;
第二控制,其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操作构件在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之间切换;以及
第三控制,其在所述控制设备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尚未起动时限制所述第二控制并禁止从所述确定驱动模式切换到其他驱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设备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刚刚已经起动时并且在尚未执行到所述确定驱动模式的切换时,所述控制设备执行第四控制,其将所述驱动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驱动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动机速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其中
所述控制设备基于由所述发动机速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是否为零来检测所述发动机是否已经起动。
4.一种跨乘式车辆,其设置有发动机、无级变速器和控制设备,所述无级变速器连接到所述发动机,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所述跨乘式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设备中设定多个驱动模式,并且
在所述控制设备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刚刚已经起动时并且在所述驱动模式尚未切换到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中已经被预先确定的确定驱动模式时,所述控制设备执行第四控制,其将所述驱动模式切换为所述确定驱动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动机速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其中
所述控制设备基于由所述发动机速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是否已经从零升高来检测所述发动机是否刚刚已经起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驱动模式中的变速比被设定为比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中除了所述确定驱动模式之外的所述驱动模式中的变速比更接近于高档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器是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带绕初级带轮的V槽和次级带轮的V槽缠绕,并且通过改变各个带轮的槽宽来无级和有级地改变变速比;
所述初级带轮包括布置在初级轴上的所述初级带轮的固定轮缘和可动轮缘,所述发动机的输出传递到所述初级轴;
所述次级带轮包括布置在次级轴上的所述次级带轮的固定轮缘和可动轮缘,所述次级轴将动力经由离心式离合器传递到后轮;并且
由控制所述初级带轮的所述可动轮缘的移动的致动器来控制所述初级带轮的槽宽,并且沿着使得所述槽宽变窄的方向推压所述次级带轮的所述可动轮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器是带式无级变速器,其中带绕初级带轮的V槽和次级带轮的V槽缠绕,并且通过改变各个带轮的槽宽来无级和有级地改变变速比;并且
所述带是金属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带轮被构造使得离合器布置在初级轴上,其中所述发动机的输出传递到所述初级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分别由液压缸来调节所述初级带轮的所述槽宽和所述次级带轮的所述槽宽。
11.一种动力单元,设置有发动机和无级变速器,所述无级变速器连接到所述发动机并由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动力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设备中设定多个驱动模式,并且
所述控制设备执行:
第一控制,其在所述发动机起动之前将所述驱动模式切换为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中已经被预先确定的确定驱动模式;
第二控制,其响应于所述模式切换操作构件在所述多个驱动模式之间切换;
第三控制,其在所述控制设备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尚未起动时限制所述第二控制并禁止从所述确定驱动模式切换到其他驱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0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钢渣热闷方法
- 下一篇:同向式六自由度锻造操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