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色表面光源和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8146.0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谷浩子;金光昭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立新;韦欣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表面 光源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发光二极管(LEDs)作为光源的具有高白色度的表面光源,和一种能够使用这种表面光源实现自然色显示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
有建议使用LEDs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光源,代替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管(参见,例如,2004年12月20日出版的“LED Backlight Changing TV Colours”,NIKKEI ELECTRONICS,Nikkei BPMarketing,Inc.,第889卷,第57-62页;和2006年8月3 1日出版的“Backlight Techniqu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LiquidCrystal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aterials-”,CMC Publishing Co.,Ltd.,第148-149页)。也就是说,建议使用红,绿和蓝色LEDs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最近使用三色,R(红色),G(绿色)和B(蓝色)LEDs的液晶显示器倍受关注,因为这种液晶显示器具有这样的优点:颜色重现性的范围能够提高,液晶显示器无水银从而有益于地球环境,并且它具有长寿命。
[0003]
当背光系统包括上述的红,绿和蓝LEDs,也就是,能够发出各有不同波长的红,绿和蓝色的光的三种LEDs,应当调整红、绿、蓝三种LEDs的光量比例以在背光的整个表面获得白光。
[0004]
但是,当从红,绿和蓝三种LEDs射出的光(红光,绿光和蓝光)通过光漫射板时,从背光表面射出的漫射光往往变成偏红的白光,因为光漫射特性取决于波长。因此,包括这种LED背光的液晶显示器,例如液晶TV屏幕,存在不能得到高质量图像的问题,因为显示的彩色图像略有发红。
[0005]
在光漫射板中混入一些能够吸收红光的染料可以解决红色色调的问题。在这种情形,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从表面光源发射的光的总量由于红光的吸收而减少,从而不能获得充足亮度。
发明概要
[0006]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发射具有高白色度且基本上没有红色色调的漫射光的表面光源。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显示自然的、高质量的基本上没有红色色调的彩色图像的液晶显示器。
[0008]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光漫射板和布置在该光漫射板背面的光源的白色表面光源,
其中,该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光,包括红光的LED元件,该光漫射板包括一个透明材料和散布在透明材料中的光漫射颗粒,并且
其中,该透明材料和光漫射颗粒之间折射率差的绝对值Δn,和光漫射颗粒的50%累计颗粒直径D50(μm)满足关系:
0.25<Δn×D50<0.61或者
0.75<Δn×D50
[0009]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白色表面光源,和在该白色表面光源的前侧(发光侧)设置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0010]
作为LED元件,例如,使用包括红,绿和蓝色LEDs的光源元件。
[0011]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白色表面光源,在通过光漫射板的光中,长波长范围的光(即红光)更强烈地漫射,因为光漫射板满足关系:0.25<Δn×D50<0.61或者0.75<Δn×D50。结果,从表面光源单元的发光表面发射的漫射光的红色色调显著地降低,从而能够发射具有高白色度且基本上没有红色色调的漫射光。
[0012]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液晶显示器,能够精确地重现液晶面板的色彩,因为尽管使用LED作为光源元件,但是能够从表面光源发出具有高白色度且基本上没有红色色调的漫射光。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侧视图。
[0014]
图2是展示LED元件(LED芯片)的布置图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视图。
[0015]
图3是展示在表面光源中的LED元件的布置图样的改进的示意侧视图。
发明详述
[00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81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