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89447.5 申请日: 2008-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549060A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吴以岭;许红辉;宋宏刚;李文烈;李晓燕;王宏涛;张会欣;安军永;李云鹏;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888 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00;A61K47/38;A61P11/00;A61K3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50035河北省石家***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麻黄 治疗 支气管炎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本发明也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以咳嗽、咯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喘促和伴有一般感冒症状为主要特征。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类:一般以病程不超过一个月,病变局限于黏膜,痊愈后能完全恢复黏膜结构和功能者,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季节以冬春多见。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喘症”等范畴。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或理化性过敏性刺激所致。在10岁以上的患者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感染最为常见,它又是一种最常见的非住院的疾病,是十大就医疾病之一,在美国仅1998年就有250万人因患此病就医。病人大多是因咳嗽不止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而去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费用是巨大的,平均每个病人要接受两种药物的治疗,并且在2~3周内不能正常工作。

本病致病因素复杂,可以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蔓延而来;也可能由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而对气管-支气管粘膜急性刺激而引起;或由致敏原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0年制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中强调指出本病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URI)的容易滥用抗生素的疾病。国外有将本病归入咳嗽性疾病(coughillness),并明确其主要病原是病毒或系反应性气道疾患(reactiveairway disease),因此病程小于七天者很少有使用抗生素指征。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部分致病菌出现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现象,导致西药抗生素抗感染效果不佳。

中医药对该病证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就有较系统的论述,历代医家对中医治疗咳嗽的理、法、方、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咳嗽体现了多种治疗途经,组方既能止咳、化痰、平喘,又有解热、镇痛,抗炎效果,同时有明显缓解咳嗽、咳痰症状,较之西药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对于无使用抗生素指征的病例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病例尤为适宜。

本发明药物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分析组方药味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来,具有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尤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麻黄等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中麻黄、石膏为君药。麻黄,性温,味辛苦,入肺、膀胱经。《本经》谓其:“发表出汗,去邪热之气,止咳逆上气”。《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无不赖之以宣通。”方中用麻黄宣肺,使肺壅遏之气得宣,配伍石膏以宣散肺热。石膏,味辛甘,性寒,入肺胃经。《本草经疏》曰:“石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则能除大热”。功专清热泄火,配伍麻黄清泄肺热,热清则痰无助长之因。两药相合,宣肺泄热,共为君药。

连翘、黄芩、桑白皮、苦杏仁、前胡为臣药。连翘,味苦,性凉,连翘外疏肌表、内清郁热,“具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取其清热解毒,轻宣透表之功。黄芩,味苦,性寒,归肺经,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擅长清肺热,丹溪曾言:“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助石膏增强清泄肺热之效。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脾经。桑白皮有清肺消痰、降气平喘之功,《别录》谓:“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黄芩、桑白皮辅助石膏增强清泄肺中痰热之功。苦杏仁,性微温,味苦,入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苦杏仁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之功,“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本草便读》)。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功用降气祛痰,宣散风热。《本草纲目》谓:“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又有“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杏仁、前胡与麻黄配伍,一降一升,增强肺脏之宣发肃降功能。五药共用为臣药,以表里双解,降气祛痰之功,辅助君药增强清宣肺热之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