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手饰盖之警示与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9686.0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W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警示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饰盖之警示与照明装置,是改变汽车后门的把手饰盖,使外壳成为透光体,并提供一警示灯与一照明灯,使在转弯时提供汽车侧面后段部的闪光警示,及在进行倒车动作时,对两后轮的行进地面区域投射照明光源,进而提高转弯行进时与倒车后退时之安全性。
背景技术
当今市场上所有汽车的倒车灯都是配置在车尾端,以能够在倒车时对车后方投射灯光,对于处在车后的人以及驾驶本人,都能对倒车时的车后状态有所掌握;但这存在着照明的盲点:在夜间倒车时需的照明,其实不只是在于车子的正后方,一般驾驶更需要藉由汽车两侧照的后镜,来观察倒车行进的后轮,是否有效的切入停车格、是否有危险的异物、是否或有坑洞或者沟孔。
图1所示为汽车倒车状态的俯视示意图,指一般汽车在车尾装配对后方投射的倒车灯,其所照明的区域是车尾后方A,然而却没有针对后轮的行进区域B提供照明。区域B欠缺照明,便无法让驾驶人清楚后轮轮胎附近的地面情况,例如地面有猫、狗等宠物;例如地面有坑洞或尖刺物等,常导致倒车时险象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于把手饰盖上的警示与照明装置,在不增加其它结构的情况,充分利用车门把盖的饰盖作为依托,设出一种可起到警示及照明作用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把手饰盖之警示与照明装置,其特征具有一设于汽车后门把手一端的把手饰盖,所述的把手饰盖包括表面为透光的外罩和底座,外罩与底座共同构成为中空密闭状态,内置一组包括方向灯与对地聚光照明灯的灯源组;其中,方向灯对把手饰盖表面投射出警示光源,白光灯对下后方投射照明光源;当汽车转向启动方向灯,该把手饰盖表面即能启动方向灯闪烁;当汽车开启小灯,该把手饰盖表面即能启动小灯,做巡航亮点;当汽车处于倒车状态,该聚光照明灯即能针对后轮行进区域地面,作辅助照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警示与照明光源的启动信号为一种无线控制信号,该无线控制信号由控制端作无线发射、由隐藏于后门板内的接收器做无线接收,以此控制光源的启动与关闭。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透光外罩表面具有扩散方向灯光源的条纹沟槽或格状体;在微型聚光照明灯的区域,则设成不阻碍光源的全透明区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透光外罩的侧下方设一用于控制白光灯能准确地对汽车后轮外侧后方的地面区域投射光源的聚光透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车后门的把手饰盖做为警示与照明装置的固设对象,在不增加车体结构部分的情况下,巧妙应用,具有结构新颖和创新的特点,本发明应用于车体时,可以为驾驶员在夜间停靠或倒车时提供更便携更安全的视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汽车在倒车时后方照明状态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之横断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在倒车时后方照明状态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后车门把手
10------把手饰盖
100-----透光外罩
101------正面
102------出光区域
110------光源组
111------密闭空间
112------方向灯
113------聚光照明灯
114------电线
115------连接母端子
116------连接公端子
120------底座
121------螺母
122------螺丝
A--------汽车后方区域
B--------后轮外侧后方区域
C--------汽车后车门
C1-------车门钣件
C2-------把手内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本发明的设置如图2所示,最理想的位置是在后门把手1的把手饰盖10上,换言之,利用该突出的把手饰盖10做为照明光源体,可在不改变或增加汽车外部零件的情况下,设置成能对汽车后轮区域B的照明光源,并与倒车灯一并启动,构成如图1的A与B区域都能有所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宏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ED的面光源照明装置
- 下一篇:精密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