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9910.6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力纪;西隆志;古田俊夫;金本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悬架 安装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每一个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车体的对应侧部;
驱动单元,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
驱动轴,其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从所述驱动单元延伸,并且被连接到驱动轮;
悬架构件,其形成于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并且被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下后部;以及
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对应的一个与所述悬架构件连结,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设置有可破断部,由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施加的负载导致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驱动轴朝所述车体的后方移动、使得所述驱动轴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对应的一个时所产生的负载使所述可破断部破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对应的一个之间的联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被布置成具有如下构造:当从所述车体的顶部看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伸长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对应的一个以预定角度与平行于所述驱动轴延伸的水平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定角度设定为落入22度到62度的角度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所述车辆悬架还包括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每个前端部延伸的前保险杠加强件,所述驱动轮是左右前车轮,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是左右前侧构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传动装置被布置在由所述前保险杠加强件、所述左右前侧构件、以及所述悬架构件包围的发动机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断部由以下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贯通孔凹部,该贯通孔凹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螺栓贯通孔连续,通过该螺栓贯通孔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紧固到所述左右前侧构件的每一个的下部;端部凹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贯通孔凹部与所述端部凹部之间的部分,
所述可破断部的沿从所述左右前侧构件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施加的负载方向的截面积被设置为比所述可破断部的每个邻接部的截面积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断部由以下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贯通孔凹部,该贯通孔凹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螺栓贯通孔连续,通过该螺栓贯通孔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紧固到所述左右前侧构件的每一个的下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贯通孔凹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部分,
所述可破断部的沿从所述左右前侧构件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施加的负载方向的截面积被设置为比所述可破断部的每个邻接部的截面积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破断部由以下构成:螺栓贯通孔,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通过该螺栓贯通孔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紧固到所述左右前侧构件的每一个的下部;端部凹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的上端部的介于所述螺栓贯通孔与所述端部凹部之间的部分,
所述可破断部的沿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左右前侧构件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施加的负载方向的截面积被设置为比所述可破断部的每个邻接部的截面积小。
10.一种车辆悬架的安装方法,其包括:
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在所述车体的对应侧部布置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每一个;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安装驱动单元;
使驱动轴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从所述驱动单元延伸,并且将所述驱动轴连接到驱动轮;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形成悬架构件,并且将所述悬架构件布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下后部;以及
通过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每一个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对应的一个与所述悬架构件连结,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对应的一个上设置可破断部,由当向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施加的负载导致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驱动轴朝所述车体的后方移动、使得所述驱动轴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连杆的对应的一个时所产生的负载使所述可破断部破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9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通铣床加工转子托板方法
- 下一篇:印刷机的进给驱动装置以及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