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9920.X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F21V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背光 模块 背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特别是一种有助于热传导的背板总成。
背景技术
由于光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影像显示技术的数字化,各类显示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液晶显示器因为具有高画质、轻薄、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并已逐渐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
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如图1A及图1B所示,其中图1B为沿图1A中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背光模块1包含一背板11、一光源装置12、一点灯器(Inverter)13及一绝缘垫15。光源装置12设置于背板11的正面,而绝缘垫15局部设置于背板11的背面上。点灯器13相对于光源装置12设置于背板11的背面、绝缘垫15之上,并与光源装置12电性连接。
为了使液晶显示器呈现更佳的显示效果,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通常朝向采用更高亮度的光源来达成。然而,若采用高亮度的光源装置12,其在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热亦会增加,且点灯器13在运作时,本身亦因为使用高电流及高电压,而产生一定热量。
为将背光模块1内部的热导出,现有的背板11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并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冲压而成,以企图提升背光模块1的整体散热效果。但由于点灯器13与部分光源装置12通常重叠设置,双方同时发热将会导致背光模块1的局部区域产生高温。举例而言,局部来自光源装置12的高热,经由背板11吸热后,因为绝缘垫15与背板11直接接触,故进而将热传导至点灯器13。加上点灯器13本身亦会发热,此区域将形成局部高温而影响其效能,甚至导致其无法正常运作。而且,此种组件之间的叠置现象,亦会增加用料以及产品的整体重量,而不利于产品朝向轻薄化的趋势。
有鉴于此,提供一具有较佳散热效果及轻量化的背板总成,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适可隔绝光源装置及点灯器之间的热传导,且帮助光源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能均匀分布并朝向较有利的方向驱散,避免热集中,进而使点灯器及光源装置正常运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背光模块的背板总成,是将局部背板以较轻的绝热材料制成,以在提升散热效果的同时,可同时省却不必要的用料并减轻重量,进而降低成本,使背光模块朝向薄型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发明所揭露的背板总成包含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其中该第二板体的侧缘与该第一板体的侧缘接合,以形成一实质上连续的板体,且该第二板体的热传导系数小于该第一板体的热传导系数。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习知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1B为现有背光模块沿A-A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2B为本发明背光模块沿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背光模块 11 背板
12 光源装置 13 点灯器
15 绝缘垫 2 背光模块
21 背板总成 211 第一板体
212 第二板体 213 接合装置
22 光源装置 23 点灯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A及图2B,其中图2B为沿图2A中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的背光模块2至少包含一背板总成21、一光源装置22及一点灯器(inverter)23,其中光源装置22及点灯器23,实质上由背板总成21所隔离。更明确而言,为改善现有背光模块经由背板将光源装置所产生的高热传导至点灯器、进而产生局部高温及影响点灯器运作等缺点,本发明的背板总成21藉由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热传导系数的材料,以隔绝光源装置22所产生的高热不传导至点灯器23,且仍可维持光源装置22散热。其中,本发明的光源装置22可为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所构成,或者,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运用其它光源作为替代,皆可应用本发明的背板总成21,来达到有效隔绝及散热的目的,光源装置22的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化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动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