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分解方法、以及液体检测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0445.8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雄司;木村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分解 以及 检测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用于打印机用的墨盒等的液体检测单元、使用该液体检测单元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和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从液体喷射头的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往有喷墨式打印机。这种喷墨式打印机有的具有将墨盒搭载在托架以外位置上的离架型供墨系统。作为具有这种离架型供墨系统的情况,例如有为了进行大张纸印刷而具备大容量的墨盒的情况、以及通过不搭载墨盒来使托架小型化,从而将喷墨式打印机做得小而薄的情况等等。通常在墨盒上搭载用于检测墨水余量的墨水检测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离架型墨盒。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91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墨水检测单元包含压电元件等传感器,由传感器检测的电信号被存储在墨盒上搭载的电路板上的存储元件中。墨水检测单元一侧的端子与电路板上的固定触点弹性接触,以使两者维持可靠的电接触。
因此,为了将墨水检测单元搭载到墨盒上或从墨盒拆卸,必须需要考虑墨盒内容纳的墨水容纳袋和墨水检测单元之间的连接、以及电路板上的固定触点与墨水检测单元一侧的端子之间的弹性连接这两方面,并要求有一个简便的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容易接通和解除与液体容器等的固定触点的电连接的液体检测单元、使用该液体检测单元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和分解方法。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液体检测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壳、由所述单元壳保持的传感器、以及中继端子,所述中继端子包括中继部和位于所述中继部的两端侧的第一以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传感器相连,
其中,所述单元壳包括:
第一端子保持部,保持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保持部,保持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第二端子;以及
变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保持部与所述第二端子保持部之间,向缩小所述第一端子保持部与所述第二端子保持部之间的距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使变形部弹性变形来使第一端子的位置伸出缩回。如果在此状态下,将液体检测传感器安装到液体容器等上,则可在第一端子不与液体容器等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使第一端子到达规定的电连接位置。从而,中继端子难以发生变形等,能够降低连接不良,而且液体检测单元的安装操作也变得容易。只要使变形部弹性回复,就能够将第一端子电连接到电路板等的固定触点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变形部可以包括狭缝,并且所述变形部弹性变形,以缩小所述狭缝的槽宽。
如此,作为单元壳的形状只要形成狭缝,就能够形成变形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变形部可以包括:可动体,与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中继部延展的方向交叉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保持部一侧;支持体,与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中继部延展的方向交叉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保持部一侧,并与所述可动体分开设置;以及连接部,接合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持体。这样,可通过所述可动体、所述支持体以及所述连接部来规定所述狭缝。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子保持部可以设置在从所述可动体与所述连接部接合的基端延伸的自由端部。由此,能够保证较大的第一端子保持部、进而第一端子的位移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在所述可动体的自由端部设置用于施加使所述变形部变形的外力的操作部。由此,通过操作操作部,可使变形部弹性变形,从而液体检测单元的装卸将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部可以包括:从与所述可动体以及所述支持体接合的各个基端向上方延伸的两个上升部;以及将所述两个上升部的上端部彼此接合的接合部。由此,可使所述两个上升部作为用于施加使所述变形部变形的外力的把持部而发挥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部也可以由与所述单元壳分开的独立部件的弹性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中继端子可以由金属制的薄板形成,所述中继部可以包括:横越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持体的第一薄板部;以及在所述第一薄板部的端部折弯并沿着所述可动体延伸的第二薄板部。此时,所述第一端子在第二薄板部的端部折弯并向远离所述可动体的方向突出形成。由此,中继端子的中继部的刚性通过多个折弯部而提高,从而容易跟随可动体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变形部可以包括变形引导部,该变形引导部跟随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而引导所述第一薄板部变形。由此,中继端子对可动体的跟随性变得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方向输入装置
- 下一篇:跨多个提供者同时生成多个搜索